中国是茶的故乡,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三皇五帝”,发展到现今,茶叶并不仅仅局限在喝的,有些也可以是用来存养收藏的。其实收藏茶叶就像收藏红酒一样,是收藏保值的同时还可以让自己生活品味的物品,近年来渐渐得到了许多收藏爱好者的认可和追捧,新茶价格一路高涨,陈茶自然不甘落后,现实中,茶叶收藏一年可增值三成左右也是事实,备受藏家青睐。
云南马帮进京带来了普洱热。无论接下来是褒是贬,许多年过去了,普洱茶这种可以喝的“古董”成了茶叶收藏的主要形式。然而在普洱茶走进千家万户的同时,我们又对它了解多少呢?人们对能收藏的茶又存在多少认识呢?为此,还有什么茶可以收藏呢?
认识收藏之茶前
先了解下茶叶收藏价格
每年茶叶都会因为各种成本上升而有一定涨幅,尤其今年,云南广西部分茶叶主要产地由于遭受持续低温雨雪天气的影响,一些茶叶产品上市晚将近半个月,导致茶商和茶厂集中采茶压力陡然增大,人工价格上涨了近20%.业内多预期,茶叶价格可能会普遍上涨5%-10%.然而天价茶的诞生,似乎与生产成本并没有太大关系,更多像一种投资的运作。
从市场来看,500克18万元或者13万元其实不太惊人,因为500克在3万元以上的茶已相当常见,特别是前两年普洱茶在炒作最疯狂时,500克上百万元都出现过。南都记者走访了南山、罗湖多家茶叶行发现,一款以精美木盒包装、150克的龙井就要1 .2万元,约合500克3.8万。深圳某著名连锁茶叶机构一款陈年普洱,1400克要价8万,约合500克2 .9万元。而500克3000元至万元的茶叶品种更比比皆是。
*相关摘自《北京日报》
不是所有的“饼”都值得收藏
正岩先生认为,生普茶饼、炭焙岩茶、部分黑茶是可以收藏滴。本人偏好岩茶,在前几期文章都有谈到,宋代有“龙团凤饼”,清代有“武夷茶砖”,今有“岩茶大红袍茶砖”。
这期重点说说普洱茶…。
有人懂得好茶的色香味美,有人熟知老茶的保健功效。然而究竟什么是好茶?好茶是否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普洱茶越放越好喝吗?这要从普洱茶的年代划分谈起。
茶史上把1733年普洱府同庆号茶庄开张到新中国成立之间生产的茶称为号级茶。如今的茶饼收藏一般来说也就以1733年为上限,在此之前的所谓高古茶基本已退出市场流通。号级茶由老字号茶庄经营,它的特点是:原料都是乔木生,茶树由种子种植,没有扦插,茶饼制作中没有其他茶种混杂。茶饼的好坏取决于植物学、制作工艺、流通包装和仓储过程这几个方面。植物学属性保证了原材料的品质。茶树分为乔木和灌木两类,种子生和扦插生两种。种子生的乔木茶树每一株都有不同的味道,耐病性、抗虫、抗传染性比较强。而扦插或压条种植的普洱茶,不光是口味的丰富性比不上乔木种子生普洱茶,更有物种易退化的缺点。加上当时还没有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污染,保证了号级茶的口味纯正、丰富。号级茶因其完全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优质土壤和气候条件,成为普洱茶中的“贵族”。
直到1970年初,开始大规模拼配,这期间的茶就是印级茶。这段时间普洱茶生产由国有茶厂取代老字号茶庄,生产的茶饼用印有“茶”字印的茶纸包装。虽然方法已经不是老方法,但由于原料仍为种生型普洱茶树,加之是精采细作,制作讲究,整体水平也还不错,成为普洱茶中的“金领”。
大规模推广扦插茶时,普洱茶的原材料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期。而以1972年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分公司正式成立为标志,由七子小黄印所开创的普洱茶大规模大范围拼配法渐成主流,也改变了自古以来的制作方法。这时的茶品都印有“云南七子饼”的字样,被称为七子饼茶,成为普洱茶中的“大众白领”。其下限可到1992年为止。
此后的一段时期,由于化肥农药用于茶园,影响了原材料的质量,大量造假的出现,更是以假乱真,破坏了茶的纯粹性。由于利益的驱使,人们追求产量,茶树种植过密,造成土壤深耕化,普洱茶原料的质量严重下降。更严重的现象是,随着物流的发展,一些人开始批量买进外地茶叶,掺杂进普洱茶饼中进行拼配。这一时期的普洱茶品,几乎没有收藏价值。
进入21世纪,一些喝过传统普洱茶的爱茶者无法忍受当时茶品的粗制滥造,他们亲自去种植、采摘,按照传统方法制作了一批由种子漫生的古树和大树型普洱茶,开创了一个优质茶品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