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地
苦荞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强,但适宜在土壤有机质丰富,结构良好,养分充足,保水力强,通气性良好的土壤上生长.一般适宜的土壤酸度为pH6——7。荞麦根系弱,子叶大,顶土能力差,适宜的土壤及正确的耕作对苦荞的发芽山苗,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苦荞整地,应于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一次深耕。通过深耕土壤,增厚熟土层,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蓄水保墒和防止土壤水分蒸发,促进苦荞发芽出苗。同时,可减轻病虫害对苦荞的危害。凉山州苦荞产区地处高海拔山区,山高、雾大、气温低。因此,前作收获后抓紧深耕20——25厘米,利用晚秋余热使植物秸秆根叶及早腐烂,促进土壤熟化。第二次整地应在播种前10——15天的春季进行,通过翻耕土地,疏松耕层平整土面,提高土壤温度,促进有同质分解和养分释放,为苦荞种子的发芽创造条件,有利于全苗壮苗,同时能最大限度地诱发和消灭杂草幼苗,强化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凉山州春播苦荞种植区耕地一般于11月中下旬至12 月上中旬进行。耕行一般不进行耙耘,通过冬炕晒伐,干湿交融,利于土块破碎,待第二年春天再进行1——2次耕翻,即可播种。苦荞种子质量对全苗壮苗奠定丰产作用很大。苦荞种子处理主要有晒种、选种、浸种和药剂拌种等方法。
1.晒种 晒种宜选择播种前7——10天的晴朗天气,将苦荞种子薄薄的摊在向阳干燥的地面席子上,从早上10时至16时连续晒2——3夭。当然,晒种时间应根据气温的高低而定。晒种时要不断翻动,使种子晒匀晒到,然后收装待种。
2. 选种 选种的目的是剔除空粒、秕粒、破粒、草籽和杂质,选用大而饱满一致的种子,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其选种的方法有风选、水选、筛选、机选和粒选等。风选可借用扇车、簸箕等工具的风力,把轻重不同的种子分开,除去混在种子里的杂物和秕粒。筛选是利用机械原理,选择适当筛孔的筛子筛去小粒、秕粒和杂物。水选则是利用不同比重的溶液进行选种的方法,包括清水、泥水和盐水选种等。
3.浸种和拌种 温汤浸种也有提高种子发芽力的作用。用35℃温水浸种15分钟效果良好;用4O℃温水浸种10分钟,能提早4天成熟。播种前用0.1%——0.5%的硼酸溶液或5%——10%的草木灰浸出液浸种,能获得良好的增产效果。用药剂拌种,是防治地下害虫和荞麦病害极有效的措施。用种子量0.3%——0.5%退菌特拌种,防治褐斑病。用种子重量0.3%——0.5%吡虫琳拌种,防治蝼蛄、蛴螬和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二)合理密植与播种
1. 合理密植 构成苦荞产量的因素主要是单位面积株数、每株粒数和千粒重。只有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使单位面积株数、每株粒数和千粒重协调发展,才能保证理想的产量。合理密植是实现苦荞合理群体结构的基础。苦荞留苗密度的适宜范围,应根据各地自然条件、土壤肥力、品种特点和栽培技术水平来确定。
凉山的春、秋荞麦区在中等肥力的土壤下,苦荞留苗密度以每亩12万株为宜。据唐宇的试验,苦荞在每亩6——14万株密度范围内,增加密度,光合强度逐渐减弱,有效分枝数和千粒重下降,但光合物质向籽粒的分配比值增大,单株粒数和粒重增加,进而导致产量增加。密度超过每亩14万株,则由于经济性状变差而使产量大大下降。
2.播种 播种是否适时,对苦荞主要经济性状和产量很大影响。播种早晚都会影响苦荞的产量。只有适时播种,才能克服不利因素,充分利用有利条件,使苦荞获得高产。苦荞性喜冷凉稍湿润的气候,苗期宜在温暖的气候中生长,而开花结实期宜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凉爽天气中进行,生育期中高温干燥均不利于营养生长发育。由于各地的气候特点、种植制度不同,因此各地播种期不能要求一致,其原则:一是在终霜期前后4、5天,即冷尾暖头播种,早霜到来之前收获;二是开花结实期,处于当地阴雨天较多,空气相对湿度在80%——90%以内,温度在18——22℃的阶段,有利于苦荞的开花结实。凉山州地区的苦荞种植分春播和秋播,春播苦荞种植在海拔较高的1700、3000米高寒山区,该区无霜期短,气温低,一年一熟,适宜的播种期为4月上中旬至5月上旬;秋播苦荞则种植在海拔1500——2000米的二半山平坝地区,无霜期较长,气温也较高,其适宜的播种期则为8月上中旬。同一季节播种因海拔高度不同播种期也有差异,确定播种期的原则是“春养霜后种,秋养霜前收”。
苦荞的播种方法有条播、撒播和点播三种。在三种方式中, 条播有利于提高播种质量,合理密植,有利于个体与群体的协调发展,提高荞麦产量。一般说撒播因撒籽不匀,出苗不整齐,通风透光不良,田间管理不方便,因而产量不高。而点播虽然播种质量高,但因太费工不利推行。不管那种方式播种,都要控制好播种量。一般苦养每亩0.5千克种子出苗1.5万株左右。因此,苦荞每亩播种量控制在4——6千克为宜。
(三)田间管理
1.合理施肥技术 苦荞生育期短,生长迅速,因此施肥应掌握以基肥为主,种肥为辅,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看苗追肥,增施磷、钾肥的原则。
(1) 重施基肥 基肥是荞麦的主要营养来源,一般应占总施肥量的50%——60%。苦荞多种植在边远的高寒山区和旱薄地上,农家有机肥一般满足不了苦荞基肥的需要,若结合一些无机肥作基肥,对提高苦荞产量大有好处。通常是农家肥配用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酸二铵、硝铵和尿素等。施用时期以播种前深耕时施入最理想,对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有利。
(2)适施种肥 种肥的施用能满足苦荞生长初期对养分的需要,对促进苦荞根系发育、提高产量有重要作用。一般每亩用尿素5千克,过磷酸钙15千克作种肥。用尿素作种肥时不能与种子接触,以免烧苗。
(3) 看苗施肥 通过适期追肥,弥补苦荞基肥和种肥的不足,满足苦荞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追肥一般宜用尿素等速效化肥,用量一般以每亩5千克为宜。氮肥不宜施得过多过晚,以避免延迟开花结实和后期倒伏。据李钦元在云南永胜试验,以苗期追肥效果最好,比对照增产302.1%,花期次之,比对照增产67.0%。
(4) 增施磷钾肥 营养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磷、钾元素较多,施磷、钾肥可使植株健壮,提高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和转运速度,使籽粒饱满。磷、钾肥既可作基肥,也可作种肥或根外追肥。据李钦元研究,开花期根外追肥每亩喷施尿素0.9千克,比对照增产16.32%,喷施磷酸二氢钾0.3千克,增产19.42%。
2. 中耕除草 中耕在苦荞第一片真叶出现后进行。中耕有疏松土壤、增加土壤通透性、蓄水保墒、提高地温、促进幼苗生长的作用,也有除草增肥之效。中耕除草次数和时间根据地区、土壤、苗情及杂草多少而定,春养2——3次,夏、秋莽1——2次。西南春秋荞麦区气温低,湿度大,田间杂草多,中耕除提高土壤温度外, 主要是铲除田间杂草和疏苗。一般在苗高7——10厘米时进行第一次中耕,结合间苗,疏去较密的细弱幼苗;第二次中耕除草可结合培土,把行间表土培在植株基部,促进植株不定根充分发育。
3.灌水 苦荞是抗旱能力较弱,需水较多的作物。据研究,每形成1克干物质需要消耗363—— 646克水。在全生育期中,以开花灌浆期需水最多。我国春苦荞多种植在旱坡地,常年少雨或旱涝不匀,缺乏灌溉条件,生育依赖自然降水,对苦养产量影响很大。因此,在营养生长季节,除了利用自然降水外,荞麦开花期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水以满足荞麦的需水要求。苦荞灌水采用沟灌、畦灌均可,但要轻灌、慢灌,以利于根群发育和增加结实率。在地势低洼和多雨的地方,要注意开沟,及时排水。
4.病虫害防治 苦荞的常见病害有轮纹病、褐斑病、白霉病、立枯病和荞麦籽实菌核病等。在苦荞的虫害中,为害最大的是粘虫、草地螟和钩刺蛾,它们危害荞麦的叶片、花及种子。严重时可以成片地把荞麦叶和花蕾吃光,种子被咬成空壳。苦荞病虫害的防治应以农田防治为主,辅助以药剂防治。在生产上应合理轮作,清洁田园,实行深耕,以减少病虫来源。同时,通过精耕细作,培育壮苗和加强田间管理以增强幼苗的抗病和抗虫性。防治荞麦轮纹病、褐斑病、白霉病、立枯病等病害可采用50千克种子加0.5千克40%五氯硝基苯粉拌种,或在苗期喷洒1:1:200波尔多液或500——600倍65%可湿性代森锌粉溶液。利用粉锈宁,每亩施溶液35-100千克,防治荞麦叶部真菌和细菌危害。防治虫害可用40%乐果乳剂3000倍液防治3龄以前的粘蚴虫,采用90%敌百虫800倍,2.5%的溴氟菊酯4000倍液喷雾防治3龄以前的草地螟虫;采用90%敌百虫1000——2000倍液喷雾除治钩刺蛾幼虫,均有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