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日 ,《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这是否拉开了普洱茶产业重振雄风序幕?
2008年12月1日 ,《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2007年可以说是普洱茶的坎坷之年。在这一年里,它经历了从“风光无限”到“失宠于众”。有人认为,此标准的实施是奏响了了普洱茶产业重振雄风的序曲。
不管是巧合也好,还是有意为之,这个标准还是让人们对普洱茶的“重振雄风”有了些许期待。
垄断?
在这个标准里,很明确地为普洱茶做了定义,而这个定义的核心是:原料必须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
而按照国家质检总局规定,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是:云南省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临沧市、昆明市、大理白族自治州、保山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玉溪市和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等11个州市所属的639个乡镇。
此外,截至 2008年9月30日 ,云南省共有852家茶叶生产加工企业获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目前只有这些企业可以生产普洱茶,而其中质量优良的普洱茶才能贴上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标志。
这不禁让人质疑,这难道是一种变相的地方保护、是裹了糖衣的“垄断”?
云南省茶业办公室主任杨善禧认为,实施地理标志注册保护既是产地标志,也是质量标志,更是一种知识产权。
众所周知,云南拥有优越的茶树生长环境和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有着悠久的茶叶生产历史,是世界公认的茶树原产地、中国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生产的普洱茶、红茶和绿茶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尤其是近几年来,云南省以普洱茶为主的茶叶产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跃居全国第一、第二。可以说,普洱茶是云茶的支柱。
但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受市场预警机制不健全、市场引导滞后,营销体系适应不了市场形势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加之极少数企业和经销商的恶意炒作,普洱茶生产、价格和销售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给整个“云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普洱茶市场一下子萎缩,受损失最大的是云南省,出台这个标准保护本省有代表性的企业无可厚非,另外标准的出台也体现了普洱茶产业的进步。”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普洱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黄刚告诉《经济》。
黄刚表示,这个标准的确有着它积极的方面,第一,明示了地方性,必须是云南产的。第二,对产品品质的标本样化,化验哪些东西比以前要加强了。
“审评标准里最后一句话是比较实在的:审评以香气、滋味为主,汤色、叶底为辅。加了叶底为辅,这点很关键,别的茶都是要查叶底占分的,这个汤色、叶底都不占分了,因为经过陈化它的变化会很大的。还有一个变化就是没有保存期限的,它明确普洱茶具有收藏价值的概念就在于它可以越陈越香。”黄刚说。
对于这项普洱茶国标,有些经销商认为这能促使普洱茶市场良性发展。龙润普洱总裁李亚全表示标准实施后,有利于重整市场消费信心。但是,也有很多经销商对此很不认同。台州的茶商 张先生就认为,普洱茶标准仅仅是一个方面,关键是一种工艺和制作。
细览这个标准,我们会发现,这个标准可谓“从茶山到茶杯”对普洱茶进行了全面规范。
标准对普洱茶的树种资源、产地规划、茶园管理、原料要求、品质特征都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这为指导普洱茶生产、稳定产品质量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依据。”云南省农业厅厅长段兴祥表示。
一位资深茶友 马女士说,尽管这个标准涉及了很多方面,但是对普洱茶的陈期则没有明确规定,而实际上陈期对于普洱茶来说意义非凡。“不同的陈期对普洱茶的价格影响极大。储存 5年的茶被认为比1年的茶品质好,价钱上也要相差一倍甚至几倍。” 马女士表示。
淘宝网普洱茶博士此前对媒体表示,普洱茶独特的地方并非只是茶树和茶料。这样一个仅仅只是明确毛茶原料(用料)的产地标准,实际上保护的仅仅只是大茶商的东西,真正的云南普洱茶并不是工业化的量产产品。
即使是原料问题,普洱茶博士说:“我个人的了解,云南西南部很多出高级原料的山头已经几乎都是名花有主,这些形形色色包下山头的资本里面,云南本地的资金少得可怜,更多的是广东、福建、北京等经济发达地方的银子。这样一个徒有虚名的标准有什么意思?”
冰冻期的反思
在普洱茶最辉煌的2007年,其价格也定格在了历史最高点,有人将其价格的暴涨形容为“疯狂的跳舞”。
然而,好景不长,它紧接着就进入了“冰冻期”,价格也是一落千丈。
昆明普洱茶市场的经销商们告诉记者,这个市场里几乎70%以上的店铺都主营普洱茶,并且今年以来大家都在惨淡经营,只有周末才有零星的客人光临。
一位姓刘的茶叶经销商告诉我们,以前的时候,买普洱茶用来收藏的比较多,而今年几乎没有人买来收藏,现在买的都是零买,买了自己喝点,大批量走得很少了。
“实际上掉下来的主要还是精制生茶,是收藏市场。价格暴跌的原因一个是供远远大于求,一个是虚高泡沫的存在使收藏者的信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黄刚表示。
但是,实际上,现在我们喝普洱茶的人还是不够多,能平均每天喝一泡普洱茶的人没多少,平均一星期能喝两次普洱茶的人也不多,这也从另一种角度表明普洱茶的市场潜力非常大,但是,要挖掘市场潜力必须有适销对路的产品。把适销对路的大量的、好的熟茶供应市场,大众好接受,见利也快。“但是熟茶中质量较好的、做得比较到位的,在目前的市场上还是很少,这种状况对这个产业的发展极为不利。”黄刚表示。
纵观普洱茶的起起落落不免让人联想到与此相似的股市。“涨得快是有‘炒’的成分,把普洱茶当成了金融衍生品,看着人家买了茶就发财,谁不蜂拥而上?有涨必有跌,这是一种价值的回归,但是这次回归得太狠了。”黄刚说。
这些买茶的人,目的是用来收藏,用来赚钱,而不是单纯的品尝,而存储除了要考虑它的存放期限以外,还要考虑温度、湿度、氧气、微生物环境等要素。“并不是茶叶放在那里,放上几年价格就上去了。当大家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茶已经炒到一定高度了,市场就突然消失了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越来越多的人从普洱茶的暴涨中获利的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绿茶、铁观音,把所有的资金都压在普洱茶身上,价格的暴跌使得大量资金无法流动,就像股票一样,套住了。据了解,从今年开始,云南省部分茶叶主产区农户手中原料茶大量积压,一些茶叶生产企业也出现了收购资金困难的情况。
普洱茶市场的一落千丈,不仅使得整个产业发展处于前所未有的疲软状态,更是给以普洱茶为支柱的云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甚至对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难以抹去的阵痛。
云南省副省长孔垂柱认为,目前市场低迷是正常的现象。“经过这一年的市场洗礼,普洱茶的价格已经逐步向理性回归,然而最让人忧虑的不是市场的现状,而是从茶农到生产商到经销商,大家信心都受到了极大的挫伤。”
他认为这是暂时的低谷,同时也是行业优胜劣汰的最佳时机,是做大做强品牌产业的必由之路,孕育了新的更大的希望,给借机洗牌、主动发牌,整合资源、做优品牌,做精、做大、做强“云茶”产业带来了新机遇。
是转折的契机还是进一步发展的必然抉择,此次标准的出台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
事实上,云南省起初决定开展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的动因也是在于稳定和提高普洱茶的产量,保护普洱茶这一云南的宝贵财富,进一步提高普洱茶产品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云茶”产业的发展。
如何咸鱼翻身?
一个标准的出台能否撬动整个普洱茶产业,我们不能预期;但是普洱茶产业要想咸鱼翻身需要的却不仅仅是一个标准这么简单。
“今年1~3季度,云南茶叶产业虽然在生产、销售数量和产品价格上与去年的‘虚高’‘泡沫’发展时期相比有一定下滑,但与2005、2006年相比大抵持平,并在产品质量、产品结构、销售区域、消费群体、出口外销、市场营销、品牌建设等方面呈现出喜人的良性发展特征。”孔垂柱说。
据他介绍,之所以取得这些成绩,主要得益于采取的以下措施:稳定面积提高产量,夯实“云茶”发展基础;严格执行普洱茶地方标准,切实加强质量管理;加强对茶叶市场的监管,坚决杜绝市场假冒伪劣行为;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原料收购和生产稳定;切实加大宣传普及力度,大力拓展消费市场;积极发展茶叶精深加工,努力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
从这一系列的措施当中,我们看到,除了重振信心,其亮点在于更加注重市场的需求:在发展传统普洱茶、滇红茶、滇绿茶的同时,积极发展袋泡茶、速溶茶、保健茶等新型茶饮料,大力开发茶药品、茶食品、茶多酚、茶色素等高附加值产品?
一直以来,普洱茶把更多的目光集中于收藏市场,而对于更有潜力的直接消费市场却淡然处之。这也是为什么普洱茶产业一下子跌入谷底的重要原因。
目前,云南政府作出这样的努力,不仅可以提高茶叶精深加工比重和产品质量,拉长、加宽产业链,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还可以提高茶叶产业的抗市场风险能力。
近年来,针对着普洱茶是做成快速消费品还是收藏品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市面上也有一些袋装、速溶的普洱茶,但是品牌效应不足、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并且品质特征不稳定。有消息称,联合利华已经在关注云南的普洱茶企业,“之所以没出手,是因为普洱快消品市场还不成熟。但是未来的发展应该前景不错。”黄刚表示。
杨善禧表示,目前云南的普洱茶产业,甚至整个茶叶产业的发展都存在着种植管理水平粗放、低产茶园比重大,市场体系不健全,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品牌建设不足、科研基础薄弱等问题。
在黄刚看来,普洱茶企业的问题还不仅如此,他认为,目前做普洱茶的门槛太低,直接导致了普洱茶市场的鱼龙混杂。
他认为,这个行业要想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企业苦练内功,规范生产、规范经营,强化品牌意识,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开展精深加工。另一方面,当务之急就是把一些小的、乱的厂关闭掉。还有就是禁采限采,现在的采摘一年采十几次,长出来就采,影响品质。轮着采也是一个不错的尝试,既可以控制产量,又能提高品质。但是,这样会触及茶农的利益,因此,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还有就是,用法律来保障普洱茶的质量和数量,比如像法国红酒那样规定它一年只可以生产多少,但这个只限于高端产品。
政府的引导是一方面,企业的努力也是必须的,法律的约束更是必不可少,但是我们必须遵循着市场自身发展的必然规律。
在黄刚看来,未来的普洱茶市场一个是大众的市场,以快速消费品为主,应该占到普洱茶生产的90%以上。另外一个是中高端市场,即用来收藏的奢侈品市场,两个市场协调发展,只有这样,这个产业的发展才是良性的。
“云南普洱茶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优势产品,其自身独特的养生保健功能、历史文化内涵和收藏增值价值,决定了它不可能是个经济泡沫昙花一现。”孔垂柱对普洱茶的再次勃兴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