啖茗小馆

要了解“茶船古道”,从广西著名的六堡茶开始


听说过茶马古道,你知道“茶船古道”吗?


这和“丝绸之路”一样,有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茶的古道也分为茶马古道和茶船古道。在这个茶船古道上有一种著名的黑茶叫“六堡茶”,央视人民网也曾经对其进行过报导。



图片来自截图


六堡茶因产于广西梧州市六堡镇而得名,属于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黑茶中享有不小的名声。



六堡茶的历史渊源


据史料记载,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为了阻止西方在我国的沿海地区频繁进行的非法贸易,关闭了其他的海关,只留了广州这一个通商口岸。



清朝嘉庆年间,六堡茶以其特殊的槟榔香味而被列为全国24种名茶之一,享誉海内外。六堡茶之所以能远销南洋诸国,主要得益于当时发达的水路运输。



当时六堡镇生产的优质茶叶,从六堡的合口码头装上尖头船,经过梨埠换乘大木船,然后进入贺江,经封川江口,进入西江再经都城装卸到大船中,运到广州,再运往南洋和世界各地,这便是当年六堡茶著名的“茶船古道”。



《广西特产志略》(1937年)记载:


“在苍梧之最大出品,且为特产者,首推六堡茶,就其六堡一区而言(五堡,四堡)俱有出茶,但不及六堡之多,每年出口者,产额在60万斤以上,在1926~1927年,每担估价三十元左右。”



这里的“苍梧”就是现在的梧州,从这段文字描述,可以想像出当年六堡的产茶盛况。但后来由于苍梧地区百姓生活困难,经济收入低,很多大茶树被砍掉,种了八角等经济作物,做茶的越来越少,原有很多的乡村名称包括多贤、五堡、四堡开始慢慢废弃,只有六堡在坚持产茶。



六堡茶的制作


六堡茶的茶树品种为桂青种,是一种群体种茶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二、三叶或一芽三、四叶,在黑茶中属于采摘较嫩的。



它主要的制作工艺为杀青—揉捻—发酵—复揉—干燥。


杀青温度较低但有变化,呈低—高—低的变化。


制作时经过了两次揉捻,第一次揉捻以整形为主,渥堆后的复揉主要是为了让条索更细紧。



六堡茶的渥堆是形成六堡茶香气、滋味和汤色独特品质的关键性工序,从清朝到现在,经过了热发酵到冷发酵的演变过程,发酵技术日益成熟,细分出来的发酵技术有堆闷、单蒸、双蒸、多蒸、冷水渥堆等。



六堡茶的干燥以柴火烘干为主,保证了六堡茶的独特的品质特征。它一般有散状、砖状、沱状等多种形态。


六堡茶也有“金花”?


我们平时听到“金花”的描述一般是用在安化黑茶上,其实六堡茶也可能有金花。经研究发现,六堡茶上的“金花”是储存陈化后产生的黄霉菌(注意不是有害的那个黄曲霉菌),它可以分泌淀粉酶和氧化酶,催化茶叶中的淀粉转化为单糖,并催化多酚类化合物氧化,使得茶叶的汤色变得棕红,还能消除茶叶中原有的粗青味。



但这不代表有金花的六堡茶年代就越久、品质就越好,现在也有一些人为了体现金花而进行人工催生。



六堡茶的存储


在黑茶的加工工艺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称为“窖藏”,就是茶叶制作完成后,要先在茶窖中放置半年到10个月,而不是立刻拿到市面上卖,目的是散一散茶的仓味,也就是散去渥堆发酵时产生的土腥味。



买回来的六堡茶一般存放在小竹篓里,这样更有利于它的陈化,但要注意放在干燥、通风、无异味、无阳光直射的环境中。经常喝的则可以放在茶叶罐中,更加方便拿取。



六堡茶的品质特征


六堡茶的品质素以“红、浓、醇、陈”四绝而著称,干茶条索粗壮,色泽黑褐,茶汤香气陈醇带有松木香,汤色红浓似琥珀,滋味甘醇有松烟味或槟榔味,叶底呈铜褐色,质地较稍硬。



不同时间的六堡茶,各方面的特征也会有所差别,六堡茶的“年代感”是可以喝出来的。如果你身边也有六堡茶,不妨泡上一壶感受一下。



本文为原创,转载须注明。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 ()
分享到:更多 ()

相关推荐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底部广告位3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