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茶必须有好水和好的茶具,但是如果只有这些,而没有掌握好泡茶技术,还是得不到好的效果。泡茶技术包括三个要素:第一是茶叶用量,第二是泡茶水温,第三是冲泡时间。茶叶用量就是每杯或每壶中放适当分量的茶叶,泡茶水温就是用适当温度的开水冲泡茶叶,冲泡时间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将茶叶泡到适当的浓度后倒出开始饮用,二是指有些茶叶要冲抱数次,每次需要泡多少时间。
1、茶的用量
要泡好一杯茶或一壶茶,首先要掌握茶叶用量。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没有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消费者的饮用习惯而定。
茶叶种类繁多,茶类不同,用量各异。如冲饱一般红、绿茶,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 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一200毫升。如饮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如用茶壶,则按容量大小适当算握。用茶量最多的是乌龙茶,每次投入量几乎为茶壶容积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
用茶量多少与消费者的饮用习惯也有密切关系。在西藏、新疆、青海和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以肉食为主,当地又缺少蔬菜,因此茶叶成为生理上的必需品。他们普通喜饮浓茶,并在茶中加糟、加乳或加盐,故每次茶叶用量较多。华北和东北广大地区人民喜饮花茶,通常用较大的茶壶泡茶成叶用量较少。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消费者主要饮用绿茶或龙井、毛峰等名优茶,一般用较小的瓷杯或玻璃杯,每次用量也不多。福建、广东、台湾等省,人们喜饮工夫茶。茶具虽小,但用茶量较多。
茶叶用量还同消费者的年龄结构与饮茶历史有关。中、老年人往往饮茶年限长,喜喝较浓的茶.故用量较多,年轻人初学饮茶的多,普遍喜爱较淡的茶,故用量宜少。
总之,泡茶用量的多少,关键是掌握茶与水的比例,茶多水少,则味浓;茶少水多,则味淡。有人曾做过这样个试验:取四只茶杯,各等量放入3克相同的茶叶,再分别倒入沸水50毫升、100毫升、150毫升和200毫升。5分钟后审评茶汤滋味,结果是,加水50毫升的滋味极浓,加水100毫升的滋味太浓,加水150毫升的滋味正常,加水200毫升的滋味较淡。
2、泡茶水温
古人对泡茶水温十分讲究。宋代蔡襄在《茶录》中说:“候汤(即指烧开水煮茶) 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问候汤最难。”以上说明,泡茶烧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刚煮沸超泡为宜,用这样的水池茶,茶汤香味皆佳。如水沸腾过久,即古人所称的“水老”。此时,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挥发殆尽,泡茶鲜爽味便大为逊色。未沸滚的水,古人称为“水嫩”,也不适宜泡茶,因水温低,茶中有效成份不易泡出,使香味低淡,而且茶浮水面,饮用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