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证明,以下几种立体间套模式适于广大茶区采用:(1)茶园中间种杜仲,茶厢中种马铃薯;(2)茶园中种山楂,茶厢中间种蘑芋;(3)茶园中间种厚朴,茶厢中种黄豆或甘薯;(4)茶园中间种乌柏,茶厢中种小麦或花生。以上(1)、(2)、(3)种模式适合高海拔(800米以上)茶园,(4)种模式适合低海拔茶园。为了保证主业茶叶产量的提高,茶农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间套时要合理搭配,彼此让路,互不影响。树种的选择要因地制宜,最好选择高大的落叶乔木,如杜仲、山楂、厚朴、乌柏等经济药用林木。一般按4:1的比例种植,即4行茶种1行遮荫树,每亩种30—35株,遮光率达30%左右(因过密影响茶树生长,过稀起不到遮荫效果)。至于茶厢中的间套作物,不能种高秆作物,最好种匍匐型的耐荫性强农作物或绿肥作物,株距中根据茶厢宽窄、茶龄长短和当地习惯灵活掌握。
值得一提的:(1)茶园立体间套属于多投入、多输出、多时空变化和生物性生产的人工复合系统,是深度开发旱地资源、挖掘生产潜力、农民获得长远利益的可靠保证。因此,在目前还未被广大茶农认识其好处之前应大力宣传,提高茶农的认识。政府部门可将其纳入生产计划,与山区扶贫开发结合起来搞。(2)还要制定详细的立体间套方案,促使养分良性循环,防止土壤退化,保持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