啖茗小馆

师出有茗:仙人应爱武夷茶,旋汲新泉煮嫩芽

宋徽宗赵佶为使“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因而宋朝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由于建(武夷)茶的这一特殊地位,出现了大量赞美武夷岩茶的诗词,其数量之多,名家之齐,史所罕见。


许多文人雅士借助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形式寄情于茶,对于茶文化的发展兴盛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崇安县新志》载:“宋时范仲淹、欧阳修、梅圣俞、苏轼、蔡襄、丁谓、刘子翚、朱熹等从而张之,武夷茶遂驰名天下。”


著名的诗词大家,包括苏轼、黄庭坚、陆游、辛弃疾、李清照等,都作诗词歌赋来寄情与建茶。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山东巨野人,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曾官至翰林学士。


他是宋代较早吟咏“龙凤团”茶的诗人,产于建溪、始制于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初年(976)的龙凤茶,是王禹偁时新制出的的名贵贡茶,除皇室外,只有近臣才获赠予。王禹偁获赐,万分感动,于是写下了《龙风团》一诗——


样标龙凤号题新,赐得还因作近臣。


烹处岂其商岭水,碾时空想建溪春。


香于九畹香兰气,圆如三秋皓月轮。


爱惜不尝惟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


此诗开头两句写龙凤茶新出,自己就获赏赐,十分感恩。接着的六句,通过写要用名水烹茶,想像建溪春天采茶的情景,写茶的香气和外形,极言其珍贵。惟其珍贵,所以自己舍不得品尝,留下来供养父母,这最后两句还是极言龙凤茶的珍贵,只不过换了个角度罢了。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安徽宣城人,宣城古称宛陵,故世称宛陵先生。善作诗,在反对宋初盛行的浮艳诗风方面颇有贡献,被后人尊为宋诗的“开山祖师”。


他对武夷山麓的建溪龙凤茶也极珍视,曾作《建溪新茗》、《吴正仲遗新茶》、《答建州沈屯田寄新茶》、《刘成伯遗建州小片的乳茶十枚因以为答》等诗,予以咏赞。


其《刘成伯遗建州小片的乳茶十枚因以为答》一诗,乃因答谢友人刘成伯馈赠北宋时名茶“的乳茶”而写——


玉斧裁云片,形如阿井胶。


春溪丰新色,寒箨见重包。


价劣黄金敌,名将紫笋抛。


桓公不知味,空问楚人茅。


此诗前两联赞美茶的外形美:如云片、似阿胶、若寒箨;色泽美:新色若春溪。第三联写的乳茶的名:将紫笋抛;的乳茶的贵:价劣黄金敌。末联写品饮的乳茶时要十分讲究茶道,若是不知茶味者,即便向茶神陆羽请教也是白费劲。桓公,即东晋桓温;楚人,指陆羽;茅,原指道家的道,这里借指饮茶之道。




曾任福建转运使主办北苑贡茶的蔡襄,对茶事作了不少的记述,除其代表作《茶录》外,还有多件诗、书、尺牍等,如《北苑十咏》等。


《北苑十咏》是一五言组诗,其内容对研究宋代建安茶的生产和品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如第三首《茶垄》:“造化曾无私,亦有意所嘉。夜雨作春力,朝云护日华。千万碧云枝,戢戢抽灵芽。”


第五首《造茶》:“糜玉寸阴间,抟金新范里。规呈月正圆,势动龙初起。出焙香花全,争夸火候是。”这首诗前面还有一注云:“其年改作新茶十斤,尤甚精好,被旨号为上品龙茶,仍岁贡之。”


蔡襄深谙茶道,亦晓水品。


《即惠山泉煮茶》正写出了品茶品泉之道:“此泉何以珍,适与真茶遇。在物两称绝,于予独得趣。鲜香箸下云,甘滑杯中露。当能变俗骨,岂特湔尘虑。昼静清风生,飘萧入庭树。中含古人意,来者庶冥悟。”




年长蔡襄46岁的丁谓(966~1033),也是主办北苑贡茶的福建转运使。


丁谓在其转运使任上,曾作《北苑焙新茶》一诗,该诗与蔡襄的《北苑十咏》有异曲同工之妙——


北苑龙茶著,甘鲜的是珍。四方惟数此,万物更无新。


才吐微茫绿,初沾少许春。散寻萦树遍,急采上山频。


宿叶寒犹在,芳芽冷未伸。茅茨溪口焙,篮笼雨中民。


长疾勾萌拆,开齐分两均。带烟蒸雀舌,和露叠龙鳞。


作贡胜诸道,先尝只一人。缄封瞻阙下,邮传渡江滨。


特旨留丹禁,殊恩赐近臣。啜为灵药助,用与上尊亲。


头进英华尽,初烹气味醇。细香胜却麝,浅色过于筠。


顾渚惭投木,宜都愧积薪。年年号供御,天产壮瓯闽。


诗的头四句和末四句首尾呼应,极力称赞佳美的北苑龙茶远胜于其它名茶。


这是一首描绘北苑龙风茶采制贡等过程的优美诗篇,即便写帝王尝茶赐茶,也是为了礼赞。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任谏官二十余年,仅获帝王一赐小龙团,因此慨叹:“然金可有而茶不易得也”。在获赠建安太守送去的新茶时,激动得立即写下《尝新茶呈圣俞》——


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乃知此为最灵物,宜其独得天地之英华……停匙侧盏试水路,拭目向空看乳花……


对建茶的崇尚之情跃然纸上。




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1019~1083),以短短的一首七绝《尝新茶》——


麦粒收来品绝伦,葵花制出样争新。


一杯永日醒双目,草木英华信有神。


黄庭坚(1044~1104)因奸臣所恶被贬宜州,却以得到建茶而自慰,感慨放歌——


平生心尝建溪春,一丘风味极可人。


香色解尽宝带胯,黑面碾出明窗尘。


家园鹰爪政呕冷,官焙龙文常食陈。


于公岁取壑源足,勿遗沙溪来乱真。




明未诗人周亮工(1612~1672),字元亮,一字缄斋,号栎园,学者称之栎下先生,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明崇祯间进士,官至御史。入清,累官至户部右侍郎。


有《赖古常诗钞》。他曾视事建安,颇觉“闽(武夷山)茶实不让吴越遂作《闽茶曲》七绝组诗十首。其《闽茶曲·之二》盛情描写武夷山九曲溪第四曲处御茶园的茶事活动,礼赞武夷岩茶的神奇功效——


御茶园里筑高台,惊蛰鸣金礼数该。那识好风生两腋,都从着力喊山来


其《闽茶曲·之六》告诉我们:“雨前虽好但歉新,火气难除莫近唇。藏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




清朝嘉定(今上海市)人陆廷灿,生卒不详,曾任崇安(武夷山市)知县。著有《续茶经》等书。他的《咏武夷茶》一诗——


桑苎家传旧有经,弹琴喜傍武夷君。


轻涛松下烹溪月,含露梅边煮冷云。


醒睡功资霄判牒,清神雅助昼论文。


春雷催茁仙岩笋,雀舌龙团取次分。




据统计,历代吟咏建茶(武夷岩茶)的诗词达200余首,它是闽北武夷文学园地里开出的奇葩。


它不仅丰富了我国的茶艺文学,也使武夷茶话显得更加丰赡。


与茶诗相关联的还有茶歌,现当代仍然大量传唱在人们口头。




武夷山是我国道教圣地之一,距今二千多年前,汉武帝曾派员来此祭祀山神武夷君,唐天宝年间建成天宝殿道观。


岩茶早期皆由僧道焙制,尔后,山岩多为泉州和漳州的茶商所有,岩主们在各岩设厂,最多时达130多家。各厂由包头承制加工。他们于清明前到江西上饶等地招雇炒茶工,因此有“福建的茶叶,江西的技术”之说。


明清时期,曾有歌谣,描述采制工人白天采茶,晚上炒茶的工作情况——


清明过了谷雨边,背起包袱到福建。


想起崇安真可怜,半碗咸菜半碗盐,日日站在茶树边,三夜没有二夜眠。


工人们工作之辛苦,也由此可见。




此文仅为大家介绍关于武夷山的茶、盏与山水、文化和历史,是小编阅众多书籍及网络资料整理而成。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欢迎关注【武夷岩茶课堂】,关于武夷山、岩茶和你想知道的一切,都在这里哟!


赞 ()
分享到:更多 ()

相关推荐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底部广告位3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