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沉香古时称为“崖香”,又称“琼脂”,是被公认的香中翘楚。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平定南越之后,在南越地区设置交趾刺史部,分置九郡,其中就包括海南岛的珠崖和儋耳。东汉到北魏时期,海南岛改称崖州。此后,一直到隋唐后的五代十国,均在海南岛设立行政府衙崖州,宋代以后变为琼州。所以,人们把产自海南岛的沉香约定俗成的称为“崖香”货“琼脂”。
崖香一直是朝廷的贡品。《后汉书 明帝纪》记载,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儋耳郡即“慕义贡献”。到了唐代,儋崖的土工之中依然有沉香。宋代海南赋税的管理较为混乱,沉香依然成为官衙征敛之物。
海南沉香虽然有名,但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仍是遥不可及。直到北宋宰相丁谓在谪居崖州时为它专门著作了名篇《天香传》,里面将崖香比喻为“天香”,对其沉静内敛的品质和甘甜绵长的香气极为称赞,视为天上神仙能够感知的仙香,天下第一,海南沉香名扬天下。
除了丁谓,北宋文学家苏轼也作过一篇《沉香山子赋》,以物喻人,盛赞海南沉香,成为推介海南沉香的首席美文。而给海南沉香的美誉一锤定音的,还是蔡京之子蔡绦在《铁围山丛谈》中的佳句“占城(沉香)不若真蜡(沉香),真蜡(沉香)不若海南南黎峒(沉香)。黎峒又以万安黎母山东峒者,冠绝天下,谓之海南沉,一片万钱”,被后世在涉及沉香的著作中广为引用。
从有记录的汉朝开始成为贡品,到宋朝纳入贸易品,元朝再次成为贡品,几个朝代下来对海南沉香的无情盘剥,使得其几近枯竭。明代郑和七下西洋,从海外带来大量香料,随着贸易往来,来自占城和真蜡等地的进口沉香登上舞台,海南沉香则在前人的赞誉中成为人们心中无可超越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