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听《畅游中国》。
今天我们节目中将带领大家到以盛产巴山银芽、茉莉毫尖等著名茶叶而闻名的城镇--重庆来亲身感受茶叶之乡的茶文化。
重庆是中国和世界茶业和茶文化的摇篮之一,很早以前就有“神农吃茶”的神话传说。相传神农时期,重庆人在树林里啃野兽肉,弄得肚皮发胀。一天,神农睡在树脚下,吃了从天上掉下来的水,肚皮不那么胀了,他伸手捋把树叶来嚼感觉很涩,却可消除饱胀之感。从此就有了重庆百姓吃茶养身的习惯。
此外,据有关历史学家研究,中国历史上所有的茶和茶义的名与字,无不出自重庆方言。而到了唐宋时期,重庆的茶与茶文化更是出诗入词,被推到了一个极其雅致的高度。其中,唐代著名诗人成彦雄的《煎茶》一诗对此表现的最为淋漓尽致: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到了中国近代,不少老一辈政治家和诗人也有不浅的茶兴,他们在诗词交往中,也多次涉及到重庆的茶。1926年,毛泽东同志的七律诗《和柳亚子先生》中,就有“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的名句。听众朋友,或许您在听到的这些关于重庆茶文化的介绍后,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去那里品茶、感受那里的茶文化了。别着急,现在我们的外采记者就带领大家去重庆重镇和大家一起感受那里的茶文化!
听众朋友,来到重庆感受最多的就是这里的茶馆众多。相传在古代,重庆城就有“城门多,寺庙乡、茶馆多”的说法。而到了近代,重庆人更增加了一个特殊的习惯,就是他们家里有茶不喝,偏要到茶馆去喝茶。因而坐茶馆已成为重庆人的一种生活习俗。
面对重庆城里如此众多的茶馆,我们该去哪个地方最合适呐?别着急,我们在出发前早已将此事打听清楚了,对!就是千年古镇磁器口的一家茶馆--深水井茶馆。在品尝深水井茶馆的茶之前,让我们先听听这座茶馆的主人李云艳为我们讲述的关于深水井茶馆的一段传奇故事吧:
“深水井有个传说,据说,在明代的时候,朱元璋的孙子一个落难的皇帝,在重庆辗转了很多地方,当时身边一位道士一直跟着他,因为古时候的皇帝在传说中都是龙的化身,然后来了瓷器口,瓷器口原来的名字叫龙隐镇,当时道士一不留神就让他不见了,就不知道他去哪里了,他就躲在深水井里面。当时那口深水井是一口枯井,没有水的,但是道士却看到了有龙万丈金光的样子,所以说他就知道皇帝躲在里面。道士就点化他到宝轮寺里面削发为僧。也比较奇怪,当皇帝削发为僧之后,这个深水井一直以来都是个枯井,突然之间就冒出了汩汩的清泉。”
嗯!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顿时使我的胃口大开,茶水清新的香气扑鼻而来,仿佛幻化成为了《西游记》中孙悟空腾云驾雾的云彩,将我带到了天际,一身的轻松。深水井的茶馆的茶,是用井水沏成的。经常饮茶的人就会发现,新鲜的茶叶,对水的要求会比较苛刻。只有配上刚刚从地底下出来的冰凉地下水,才能使新茶散发出它那自然清新的香味。
“因为深水井一直是磁器口的平安井,我们这个茶楼就把这个深水井作为一个平安吉祥物,我们的茶水也好,烫汤也好,都是用我们的深水井里的水,我们把以前的平安祝福送到每天个到我们这里的人,祝他们平安快乐!”
我和张超今天来到的这家深水井茶馆的茶,也是常年来一直坚持着井水沏茶的习惯。看来用新鲜的地下水沏茶,的确已经深入了当地人的生活习惯中了,所以听众朋友您要是到这里来品茶,一定要喝最正宗的新鲜的井水或泉水茶。
重庆的茶馆还有个特色,叫艺人茶馆,这里不光是茶客品茗闲聊的地方,也是欣赏民间艺术的的重要场所。昔日的重庆茶馆,书场茶馆戏曲品种不少:有川剧坐唱即俗话说的打围鼓、四川清音、四川竹琴、也有荷叶清唱,但是更加普遍却是说书。
在我们今天带领大家来到的深水井茶馆里,有一支固定演出的四川民乐队,他们长期驻在深水井茶馆里进行民乐表演。采访的当日,我们有幸一闻这支乐队的表演,并且还采访了乐队的队长尹老先生,尹先生已过70高龄了,仍旧精神矍铄,非常有风采。
记者:“请问老先生,您贵姓啊?”
尹先生:“我姓尹。”
记者:“请问您今年多大了。”
尹先生:“我今年71了,过年的时候就72岁了。”
记者:“您一直都在做乐队的吗?”
尹先生:“对,一直都在做乐队,在部队文工团就是做乐团,下来了以后业余的也是自己搞乐队,反正都没有丢,要么就是教学,以前在沙坪坝有个儿童艺术学校,教了11年,70岁就没有再教了。”
尹老先生告诉我们,他自己搞的这个乐队也已经有差不多10年的时间了,坚持了那么久很不容易,但是看到游客们的对他们演奏乐曲的喜爱,他掩饰不住内心的快乐,他说:
尹先生:“磁器口有两个,他们很早就在这里活动了。大概97年98年的时候他们有两三个人在这里就开始搞起来了。以后陆续参加的有很多,引来了很多人,当时只有一家乐队的时候,火爆极了,如果遇到了这样的节日,就会一直点歌不停,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吃饭。”
记者:“就没有休息的时间了?”
尹先生:“是的,就没有休息的时间了,不断一拨一拨地换人来,坐不下。开发的时候,这些乐队都是有功劳的,然后听民乐,品尝这里的土产叫毛血旺,三大乐趣,参观古镇、听民乐、品尝特色菜,那时候就从这里发起来的。”
据尹先生介绍,如今重庆那么多茶馆里,现在已经很难也很少有民间艺术表演的人或者团体了。比如在北碚、南岸等一些文化区也有人组织乐队表演,都因为市场有限而没能够坚持得下去,而磁器口深水井茶馆因为其独特的文化上的优势不仅是民乐队在这里大放异彩,更成为深水井茶馆甚至是磁器口古镇吸引游客的一大法宝,如今在磁器口的茶馆里像深水井茶馆里这样的民间艺人自发组织的民乐队还有好几个,他说:
“磁器口的人流很多,所以他就坚持下来了,并且发展到现在四五家,别的地方北碚也搞过,南岸也搞过,市中心也搞过,那些茶楼都坚持不下来,他们只是品茶。而在这里就形成了市场,品尝茶水就是要听,听一遍二泉,第二人还要听二泉,第一个人点了笛子独奏《扬鞭催马》,下一拨人来了还是要听这个,欣赏民乐已经形成了磁器口的活动内容了,写磁器口的旅游指南的时候,就写了听民乐。”
在尹老先生的乐队里,有四川竹琴(扬琴)、川剧围鼓、琵琶、笛子等等多种配器,在磁器口堪称配器最为丰富的一支乐队了,而尹先生本人就是一位非常出色的笛子手,采访过程他随手从口袋中掏出一支十分小的笛子,就给咱们摆弄起来了,十分有意思。
尹先生:“你看像我们的口笛,就那么一点点,就能奏出很多音乐,还有鸟叫。”
记者:“这个是什么?”
尹先生:“口笛!”
记者:“就是口笛哦。”
尹先生:“7000年的历史了,发掘出来的骨质的,也都是这样的形状。”
记者:“给大家介绍一下它的构造。”
尹先生:“一个竹管,有的是三个眼,小眼。”
记者:“刚刚有一个手指头那么长”。
尹先生:“它是74毫米。”
记者:“您能给我们吹一下它的音阶吗?”
尹先生:“特别适合逗鸟,以前就是一个鸟哨,音乐家拿来了,找得到音,就可以吹了。(吹音阶)。”
记者:“确实很神奇,很小的东西吹出很丰富的东西来。”
尹先生:“逗鸟的声音(吹鸟鸣)。”
记者:“很惟妙惟肖,谢谢您。”
摆弄了一阵子,还不算过瘾,尹老先生还带领着他的乐队特意为我们演奏了一曲《巴渝欢歌》,他告诉我们,这是他们自己乐队大概在1999年的时候创作的曲子,这个曲子洋溢着十分典型的川剧元素,尹老先生说,略通川剧的人一耳朵就能听出来这是巴渝一带的民乐作品。下面就让我们来一饱耳福吧。
非常好听的一首带有浓重川剧特色的民乐作品。说到川剧,有兴趣的听众朋友们或许会想问了,在重庆的千年古镇磁器口还能听到这个古老的民间艺术吗?尹老先生给听众们一个答案,现在不光有,而且还是免费的,对艺术热情而且执著的民间老艺人们每个礼拜都会在重庆磁器口的宝善宫演出川剧,而宝善宫离我们今天所介绍的深水井茶馆只有不到50米远,非常非常近。尹老先生还说,如果有哪些人会唱川剧,那些老艺人还会帮那些前来观看的票友们伴奏,想必一定是一片其乐融融了。
好,节目进行到这里,又该告一段落了,节目的最后依然是给出我们今天有奖竟猜的题目。题目是这样的,我们在节目中提到的深水井茶馆坐落在重庆的哪个地方?
我再重复一遍。我们在节目中提到的深水井茶馆坐落在重庆的哪个地方?您的答案可以寄到:北京565信箱;电子邮件可以发送到:chnxwb@cri.com.cn,传真可以发到86-10-68891748。我们期待您的来信。期待您的来信。主持人在北京感谢您的收听。我们相约下周同一时间再会。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