啖茗小馆

茶外说茶——俗子好文

(一)外汉的怪念

半闲喝了几十年茶的升降浮沉,茶也喝了几十年半闲的酸甜苦辣。半闲与茶可以说是同甘苦共患难的知己。虽然近些年她有些怪脾气,让半闲越来越读不懂她,但半闲宁可责备自己的怪念,也不想真正彻底的解读她。生怕读懂了就会分手。因为对她的爱情,也不知何时起,早成了一种习惯,每一天都离不开她。

茶,是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载体,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视角,不同的心情,不同的需要,也许都能从中解读出不尽相同的信息,以致我一直不愿去触碰这个主题。

但世间有些事,总让我好奇。比如,哲人说:男人与女人,是从不了解而相爱,因彻底了解后而分手。话说得那么轻松,那么潇洒,那么天经地义。可是,人与茶如果相恋,也会这样吗?为什么不呢?

也许茶是一本无字天书,与她相恋的人们穷尽一生也读不懂她,所以一经相交终生迷恋。也许是人生苦短,来不及与她道别,来不及分手。也许茶不是生命体,不具有灵性,不过是人类许多饮料中的一种,人类大可不必 一相情愿。也许正如科学家们所言,科技实验早已成功解构出茶的许多实证物质,证明她不同于“她”。

那么,她究竟是谁?她来自哪里?她凭啥魔力占据了天下情人的心?她凭啥本领操控着情人的行为?让他们为之倾慕、为之迷恋、为之争吵、为之疯狂?诸如此类的茶外汉的怪念,诱使我这个茶外汉第一次想去触碰茶这个主题。

带着满腹的疑惑,问遍了我能遇到的茶内的人们。我惊讶的发现,得到的答案竟如此千差万别,竟如此精彩纷呈。对茶研究的资历越深的人越没有肯定的答案。既然在茶内的人群中找不到令人满意的答案,那就试试站到茶外吧。或者,干脆离得更远一些,远远地观察那围着大象的一大群人到底是谁?他们到底在干什么?如果有那位朋友对半闲的视角也有相似的好奇心,那就请一起来思考,一同来观察,一块来抛砖引玉吧。

(二)四个层面

幸好,我一不是茶人,二不是茶商,三不懂茶艺。我只是一个最普通的喝茶之人。本来就在茶外。作为一个茶外汉站在茶外来观察茶,还是不难做到的。

我观察到一个基本现象是,现在的茶界由四个层面构成。

第一层、是以喝茶的人为主体构成的层面。或可称之为基础层。因其人数最多面最广。这一层代表着对茶最为广泛的需要,如:工作的需要,学习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心情的需要,文化的需要,解渴的需要,身体的需要,甚至时尚潮流的需要等等,不一而足。因此,这也是一个令茶被最广泛的解读的层面。

第二层、是以卖茶的人为主体构成的层面。或可称之为茶艺层。这一层代表着对茶的商品价值、文化价值取向和定位的需要。凭藉出色的沖泡功夫和技艺,可以准确地让茶汤中的浸出物,最大限度的满足喝茶人的不同口味以致品位的需要。这也是接触茶品种类最多的一个层面。只稍一看二闻三尝试,便知道各种不同的茶品该如何沖泡。不仅对茶品认知清晰,也对与泡茶相关的事物也相当明了。水质、水温、器皿等选择,品茶环境、光线、色温、音乐音量的控制等等。这个层面之中的佼佼者,甚至还能准确的感知茶的产地和制作工艺的细微变化。正是有这个层面的精湛技艺,精彩演绎,让广大的喝茶人大饱眼福、口福的同时享受到心情的愉悦和文艺的熏陶。从而也让近代的茶业快速发展。冲茶技艺的快速传播,又让品茶时尚的潮流一泻千里,浩浩荡荡。这个层面大致上的优势在于十分明了什么样的茶应该怎么沖泡,因为他们十分清楚什么样

的茶来自哪里和是如何制作的。但进一步问:这道茶为什么要那么制作呢?在这个层面的茶内人却无法回答。可见,“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是这个层面的另一显著的特点。

第三层、是以制茶人为主体构成的层面。他们以精湛的制茶技术、精良的制茶设备和对茶叶原料的清楚的认知,可以根据不同的茶叶原料,设计不同的制作方案,以求能制作出最佳的成品茶。为广大的喝茶人制作出不同香气、不同口味、不同形状的各种个性鲜明的茶品来。他们不仅掌握多种不同的制茶工艺,还善于充分利用不同工艺的特点,以便将茶叶原料中的内涵物质充分利用,让其中的“不良分子”受到控制,“优秀分子”充分彰显出来。因此,他们不仅仅知道怎样制茶,还十分明确为什么要这么制茶。并且,还能为茶艺层的茶艺师们提供最佳的冲泡方案。客观的说,在这个层面的人们,可以称之为茶人。正是有赖于他们对茶品质的深刻解读,有赖于他们承接着古老的制茶传统并结合了与时俱进的科学技术,才能让广大茶农的汗水没有白流,让广大的茶客有好茶喝。但他们也有遗憾,那就是他们是一群被戴上镣铐的舞者。受制于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和企业的价值观。他们的才华,并没有完全释放出来。

第四层、是以既懂得茶树栽培又懂得茶叶制作的真茶人为代表构成的层面。在第三层的茶人中间,涌现出一批挣脱镣铐的舞者。他们重归山林,在日渐消失的原始生态中独舞。他们不满足于原先所处的层面那日益低劣的茶原料,试图寻找或栽培出日益失落的优质茶叶原料,以便可以最大限度地施展他们的制茶艺术和才华。高端的消费市场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恰当的时间和适度的空间。凭藉着对茶与天地的关系的探求,以及对茶与人的关系的体验,他们超越了制茶技术而追求制茶艺术的表现力。常常出现在他们口中的一句话是:制茶,有一定之法,无一定之方。然而,这个“一定之法”是什么法?这个多变之方,又是如何变?为什么要变?处在这个层面的真茶人,普遍认同如下观点:茶对天地的变化,对生长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任何变化都直接影响到茶叶内涵物质的变化。已知的茶叶内含物多达400余种,它们各自的数量的改变,它们之间的比例的改变,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改变(虽然目前的科技水平暂时对此知之不多),正是这些内因,决定了茶叶的品质。制茶的过程,不就是改变或转化各种物质的关系、性质的过程吗?如果在不同的环境下,这些物质的数量、比例等关系会发生相应变化是肯定的话,那么制茶工艺不正应随着这些改变而改变吗?茶与人的关系就更微妙了。如果制茶的目的是为了人类的健康服务。那么,如何才能让同样的茶满足不同的人的需要呢?这一切,都要求制茶人对茶有比较正确的解读。虽然,站在不同的立论会有不同的解读方法,但无论如何去解读,都不应否认天地运化,生长环境,栽培技术等已经完成了制茶过程的大部分了工作了。而制茶人的参与,只是将由天地交来的半成品,如何变成最符合人体健康需要的成品茶而已。

上述四个层面的划分,也只是半闲个人的观察和体验。主要是为了方便表述起见的一种权宜划分。事实上,四个层面常常是相互渗透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实难以清晰、精确的划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第一层面是最广大的基础层,他们的需要将决定着茶业发展的方向。而他们对茶的认知程度,偏偏又是比较片面的。因而,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环境里,他们所受到的伤害也最大。他们往往直接或间接受到上面几个层面的影响,尤其是受第二层面(媒介层)茶艺层的影响最大。第一、二层面之间其实是一种相生关系,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将决定着茶业的命运。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各个层面的茶友,都习惯站在各自熟悉的立场,根据各自的需要解读着茶

。如果说,上帝是按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人类。那么,很有可能也把这个爱好遗传给了人类。所以,人类也常常按照自己的知见去改造这个世界,去影响这个世界和其他的人和茶。因此,建立良好平等对称的信息交换平台是非常重要的。

(三)四种组合

前面提到的人类从上帝那里遗传的特性,在茶的领域里也表现不俗。首先要说的是人类的这种行为在茶的栽培上的表现。

我们知道,纯种野生茶,的确不好喝。从某种意义上看,可以理解为中药材。好喝的茶都是人类千余年对她驯化、改良、栽培的成果。人类自打与茶结缘,就没有停止过对茶的驯化、改良、栽培的研究和实践,或者说是对茶的生长进行一定的干扰。所不同的是,这些“干扰”因立论不同,技术不同而表现出的程度不同和效果不同而已。大体上我们今天能轻易就能看到的茶园和要我们费点劲才能看到的茶园,分别代表着至少两种不同的立论。姑且不去理会这种不同的孰是孰非。但天下的茶人、茶客能得到的茶叶,却可以肯定是从这两种不同生长环境中生产出来的。

与栽培环节遇到立论不同的情况一样,表现在制茶工艺方面,也出现至少是两种不同立论指导下的制茶工艺师。一种是以一成不变的固定程序,按照僵化的标准制作;另一种是随机应变,有一定之法,无一定之方,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茶制宜地去用心制作。

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两种不同生长环境的茶叶交给两种不同制茶人之手,将出现至少四种组合。

为了方便表述,姑且把两种茶简称为台地茶和生态茶,把两种制茶人简称为初级技师和高级技师。这样便自然出现了如下四种组合的可能:

1、台地茶与高级技师

2、台地茶与初级技师

3、生态茶与高级技师

4、生态茶与初级技师

可见,我们这些最广大的喝茶人所能喝到的无非就是这四种情况下制作出来的茶品。半闲只是为了方便表述才权宜这样划分。事实上,还可以细分出更多组合。例如:台地茶当中,也有科技工作者倡导不用农药激素,改用有机肥和生物植保技术的;生态茶当中也有先前是台地茶园,有意无意回归生态环境的(俗称:放生茶)。制茶人中,也有精通栽培技术的和完全不懂栽培技术的。栽培技术中也有依靠化肥农药激素等手段的和完全利用良好的生态关系和天地运化关系的。如此一来,四种组合又会派生出更多的组合。但这里举例四种,是最基本的四种组合。半闲无意评论孰是孰非。只是关心在自己杯中的茶,究竟来自哪里?究竟由什么技术制作?为什么有的茶喝了会身体不适?有的茶却越喝越爱喝?为啥有的茶近年脾气越来越古怪?(难道她也有更年期?)为什么有的茶由“情人”变成“陌路人”?而有的茶却由“陌路人”变成“情人”?原来,除了茶的品种之外,造成这种困惑还有更深一层原因,那就是还要看是什么生长环境的茶遇到什么制作理念的茶人。

茶外说茶(中)

四、评价体系的困境

如果把四种组合中生产出来的同一种类别的茶品,交由四个层面构成的茶界给予评价。那么,很有可能会得出至少16种不同的结论。事实上,还可能远远不止16种结论。

如果在普遍认可的评价观念里,只承认具有排他性的唯一结论。那么,四个层面里的评价者中,究竟哪一个层面的评价者才具有权威性呢?四种组合中生产的同类茶品里,究竟哪一个组合的

茶品才具有该类茶品的代表性呢?

如果每一个层面的评价者,都有足够的理由证明自己最具权威性;如果每一种组合的茶品,都有足够的理由证明自己最具代表性,那么,评价体系的建立,从一开始就陷入困境。

如果茶品类别的问题可以通过工艺分类法给予解决,成功绕过了茶界的评价体系对茶品的类别评价。那么,又将如何对茶品的品质优劣给予评价呢?

所谓品质,就是茶品在完成了从栽培、采集到加工成形的全部过程后,茶品内涵物质的种类、数量以及这些物质之间的关系的总和。为了方便表述,姑且把这些品质称为信息。那么,所谓评价,就是对信息的提取和处理的能力与方案了。为了方便表述,姑且把这种提取和处理能力与方案称之为解读。

如果四种组合生产的茶品,分别承载着的信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果四个层面的评价者,对信息的解读能力也存在着巨大差异。为了方便表述,姑且把这些差异极端化地划分为:信息复杂和信息简单;解读能力强和解读能力弱。于是,又出现了四种评价组合的可能性:

1、 信息复杂——解读能力强

2、 信息简单——解读能力强

3、 信息复杂——解读能力弱

4、 信息简单——解读能力弱

于是,1、4则很有可能被评为优质,2、3则很有可能被评为劣质。这公平吗?

如果,茶品的品质优劣,是由茶品所承载的信息决定的话,那么谁能告诉我,究竟是信息复杂的为优,还是信息简单的为优呢?如果,茶品的品质优劣,是由评价者的解读能力决定的话,那么,究竟是能力强的解读可信,还是能力弱的解读可信呢?如果说,过分解读或者解读不足,都不能得出可以取信的评价,那么,显然1和4都做到了恰如其分的解读了。然而,又有谁能证明解读能力究竟孰强孰弱,又有谁能证明这种解读是否真的恰如其分呢?可见,纵使存在着这样的可能性,但也因其难以实证而使得评价体系再次陷入困境。

尽管茶界的评价体系处在困境中,还是不断的涌现出许多评价权威们来。那么,这些评价权威们究竟是些什么人物呢?

据半闲观察,近些年里,备受瞩目的评价权威们大约是由两部分人构成。一部分来自学术界,另一部分来自茶界。但普通的喝茶人在掏钱之际,是很难听到来自学术界的权威们的声音的。除非能到他们的研究所或者课堂上去。这是因为真正的学术权威们普遍是非常慎言的,他们深知,这片小小的茶叶所涵盖的领域之广,学科之宽;涉及的利益之大,影响之深。而眼下学术界又越来越细分化,专家们都各自学有专攻。实在是难以由几个专家简约的几句话,便可以科学合理全面的给茶品的优劣制定标准。所能做的,也只是结合科研成果,提出些栽培、植保技术的建议和生产工艺的建议。再有的也是提交有关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标准化建议了。专家们很明白,这些标准对茶这个巨大的信息载体而言,只是一种权宜实用的,也是最低要求的标准了。再说,真正在做着学问的专家们,多数崇尚洁身自好,不与小人为伍,更不会轻易为谁说话。真正的专家们是值得广大茶友尊敬的,但他们的甘于寂寞清贫和桀骜清高,恰恰给茶界留下巨大的名利良机。

与学术界的权威们的低调相反,茶界的权威们显得十分活跃。所以,广大的茶友听得最多的大约是茶界权威们的声音。他们不遗余力地把专家们的研究成果(往往仅是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以他们个人的知见去作一番导向性解读,然后透过各种渠道翻译给广大茶友。他们之中有些人,不仅开茶馆,设讲坛,还把收集到的文献资料汇编成书。极个别脸皮厚些的,将别人的研究成果精心包装成自己的著作。摇

身一变,成为茶专家、茶博士、茶教授。他们因此得到的在茶界的话语权,远远大于那些精通栽培茶树和制作茶品的真正的茶人。他们显赫的社会地位和拥有的财富,甚至让那些呕心沥血做了一辈子茶学问的科学家望尘莫及。客观的说,他们确实在推动着茶叶经济的发展。也获取了应有的丰厚回报。但同时也留给历史一个值得沉思的可以评说空间。

茶界权威们之间其实也各有主张。也许是各自的理想不同,也许是各自的学养不同,也许是利益的驱动。从茶界的权威们中,大致可以区分出至少两大类人。一类是“名人”,凭借着各种机缘,从四个层面的某一层面脱颖而出,成为万众瞩目的耀眼明星。另一类是“能人”,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足够的智慧,经历过四个层面的各种体验,从生产科研的前线走来,与茶友们分享着对茶品解读的喜悦,成为茶友们心中的智者。

名人们主张:悠悠万物,唯我为大,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能人们主张:天地万物,合而不同,求同存异,共享荣昌。

名人们多数时间在茶馆、讲坛,异常活跃在第一、二层面的茶商圈或茶文化圈;

能人们多数时间在山野、书斋,默默流连于第三、四层面的茶乐园或茶叶车间。

名人们近市井,近市井方可左右逢源以求双收名利;

能人们近山野,近山野方知天地运化以便一展才华。

可谓是各有各的生态链,各有各的精彩。

有趣的是,当名人们不遗余力地打造茶界的评价体系的时候,能人们却不断地发掘出古老的茶品嘲弄着这种评价体系。于是,便出现了旷日持久的名人们与能人们之间的博弈。不过,在略带着几许浮躁的商品经济时代,只信名人,不信能人,甚至只信名人,不信自己的观念日渐成为主流价值观。所以,就眼下而言,名人们的声音显然远远盖过了能人们的声音。不过,幸好又是信息时代,再微弱的声音也可以传播很远。在广大茶友获取足够的,对等的信息之前,有关茶品的评价体系,将会依旧如同无涯子的“珍珑”棋局。

五、人品与茶品

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一段永恒的距离。理想主义的评价体系,在现实中举步维艰,困难重重。这也许是利益的冲突;也许是价值观的分野;也许只是社会转型期的一种过渡状态;也许是茶这个特殊的商品,根本就无需依着工业化的模样建立评价体系;也许仅只是茶界权威们一厢情愿的努力。总之,在没有这样的评价体系之前,华夏民族不是照样喝了几千年的茶吗?在没有这样的评价体系之前,华夏大地上不是照样创造出璨若繁星般的茶品种类吗?是啊,难道古人没有这道难题吗?

翻阅千余年尘封的文献,的确没有关于评价体系的记载,连制茶的工艺的记载也是如此粗略。反倒是关于茶的生长环境,关于天和地与茶的关系却留下不少篇章。对茶品的评价也大多是品茶心得的文字与诗篇。也许古人制茶,特别看重的是天和地对茶的影响;古人品茶,品的也是天和地通过茶叶对人类的留言。古人视制茶是一门艺术,或至少是一门手艺。每一位制茶人,首先必须学会与天地沟通的本领,每一款茶都记录着制茶人品格的烙印。每一位品茶人,在茶汤里品尝的首先是天地对人类的关爱与期待;在茶的色香味里,品尝的是制茶人留下的品格,和自身的品格。这种天地人与茶品的俱化,便是茶韵。

从某种意义上说,茶品承载的信息当中,天和地留下的信息最丰富。什么流年?什么季节?哪一方水土?哪一座山岭?什么样的生态环境?当这一切都相近或相同时,最大的分别便是制茶人留下的信息。那便是制茶人对天地下载在茶叶里的信息的解读。不同人品的制茶人有着不同的解读。这种对天地大道的解读,便

是茶道。

如果说,“字如其人”是我们对书法艺术的普遍认知的话,那么,“茶如其人”便是我们对茶品艺术的深刻体验。

如果我们相信,茶品,是从栽培就开始的制作。那么,天地就是这种大制作的最大的“生产车间”。从茶树的栽培、植保、采集(第一车间)到最后工艺的实施(第二车间)的全部制作过程里,如何将天地透过茶叶转告人类的信息,准确完美地承载在茶品里,再交给品茶的人去解读。这需要多么深睿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呵。因此,有理由相信,好的茶品的制作者,也一定具有高贵的人品。认可相同茶品的人,也有着共同尊崇和追求的相类人品。当我们无法获得哪里有好的茶品信息的时候,当我们无法信赖那如同珍珑棋局般的评价体系的时候,我们大约可以先从寻找人品入门。

事实上,大多数人在喝茶之初,都是由自己信赖的长辈或友人的推荐开始的。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相类的茶品,多数会聚在相类似的人品群落之中。先对人品的信赖而后对茶品作出选择的这一现象,证明了人品对茶品的影响力。而这种影响力在当下,几乎超越了茶界评价体系的影响力。

茶界中致力于建立评价体系的权威们,和茶界中无视这些权威的茶客们,都有着各自的人品。各自推崇的茶品中,都散发着各自人品的气息。这种气息在某些特定的时候,会幻化成各种“书法艺术”作品来。有些是名人书法的作品;有些是书法名人的作品;有的是拓片付梓的印刷品;有的干脆就是印刷体的印刷品。字如其人,人近其类。眼花缭乱的茶客们,只管随心所欲地挑一幅字吧,相中的多半也是与你的人品相类的茶品了。

如果,当我们用心去欣赏一道茶品的时候,这道茶品不就是我们自己的人品的一面镜子吗?如果,当我们用心去与某个人品交往的时候,何尝不是象在品尝着相似的茶品呢?

茶外说茶(下)

(六)文化冲突?

我们知道,优秀的艺术品之所以受到普遍关注和喜爱(或备受争议),是由于她承载的信息量巨大,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空间里,都能得到不同的审美体验。但说到茶,却不能将其完全与艺术品等同起来。尽管在“承载信息量巨大”这一特点上有明显的相似性。毕竟茶的最显著的存在价值,在于与“柴米油盐酱醋”一样,对人类的身体健康起着非凡的作用。因而,茶首先是人类健康生活中必备的“开门七件事”之一。所以,人类对茶的最初需要是饮茶而非品茶。品茶的出现,似应在当人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都得到满足之后。并从此不断地满足人的其他需要。

显然,无论饮茶还是品茶,都直接反映出人的各种不同的需要,以及为了满足各种不同需要所选择的不同文化。所以,围绕着茶的各种文化信息是极其丰富的。这些文化信息是对茶所承载的天地信息的某种外化。也反映出人对茶内信息的某种解读。无论这些文化信息的种类有多么丰富,也无论这些文化信息之间的关系有多么复杂,大致上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饮茶文化,另一类是品茶文化。

饮茶文化对茶的认知重点,放在茶的理化特性上,关注这些理化特性的各种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着的特性如何作用于人体这个庞大的理化体系之中。仿佛茶与人的关系,就是这两个理化体系之间的关系。并对这种关系做出精致的研究。甚至可以精致到茶对人体细胞的营养、修复等关怀上。有着一套关于人体细胞健康到组织健康,进而达到人体机能健康等完善

的理论体系。因而认为茶的内含物质的理化状态最为重要。主张人应当为了身体健康而饮茶。

品茶文化对茶的认知重点,除了同样关注茶内含物的理化特性,甚至对超理化特性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关注着这些特性在人的品茶活动过程中,产生出的各种感官,甚至是超感官的抽象体验。并醉心于归类整合各种抽象体验。诸如:“气色性味之道,升降浮沉之理”,从“人生百味”到“自性清静”,从“两腋生风”到“乘风归去”等等一整套人茶俱化的高峰体验。主张人应当为了心性的健康和自在而品茶。

如果说饮茶文化是以物性为其主要特点,那么,品茶文化则有着显著的心性特征。从物心二元的角度看,上述两种文化似乎是对立的,有冲突的。而从物心一元的角度看,这只是个“一而二,二而一”的文化现象。并不存在根本冲突。

主张饮茶文化的人群,会不会百分之百走进主张品茶文化的人群里,的确不好说。但是主张品茶文化的人群,却可以肯定是百分之百来自主张饮茶文化的人群的。而且,主张品茶文化的人群中,也有一些人在一定的时候,带着品茶文化“回归”到饮茶文化的人群中。这种种有趣的文化现象的背后,究竟有着多少种文化的力量支撑,实在难以细数。但至少显示出了茶,这一特殊的物品。对文化有着广阔的包容度和深厚的亲和力。

如果说这种包容度和亲和力,在茶从栽培、植保、采集的(第一车间)到工艺实施(第二车间)制作过程中,表现得还不太引起关注的话,那么,在茶的大制作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即将茶品交由千家万户(第三车间)的品、饮茶人以冲泡“工艺”去完成的过程中,却表现得淋漓尽致。因为第三车间对茶品的“加工”过程就是对茶品的解读过程。正是有了第三车间的适当存储和成功冲泡,品、饮茶者才得以解读出承载在茶里的信息。可见,第三车间的文化信息的种类更加丰富,文化信息的关系更加复杂。可以说,茶品的这一漫长的制作过程,正是茶所承载信息中的一个文化信息的增量过程。而第三车间的“加工”过程,恰恰是文化信息增量最大化的过程。可见,如果茶没有足够广阔的包容度和深厚的亲和力,是难以承受各种文化碰撞和敲打的。

正是凭借着杰出的包容度和亲和力,第三车间的品、饮茶者才能以出色的冲泡技艺让自己经历品茶文化的高峰体验,让自己亲历饮茶文化的切身感受。

然而,第三车间的文化信息增量的基础,却有赖于由第一、二车间的建立。只有当三个车间都做到不违反自然规律的情况下制成的茶,才有可能同时满足不同文化主张的品、饮茶者,进而化解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

不可否认的是,茶,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或者特殊的艺术品。她既有如“柴米油盐酱醋”相类似的平凡特征;但同时也拥有与艺术品相似的“承载文化信息”的高雅个性。她既充满了天地对人类的关爱;也记录着天地对人类的期待。她既能让我们的每一粒细胞充满活力;也能让我们的每一颗心灵大放异彩。

在茶的面前,人类文化冲突的矫情,显得那样幼稚,显得那样苍白。所有的文化冲突,不过是人类自己的怪念与文化上的狭隘。

(七) 梦中茶园

跟随着半闲的怪念,半闲的笔也变得枯涩了。一个怪念头,让我第一次触碰茶这个主题,可是却无端生出越来越多的怪念。翻翻茶柜吧,实在翻不出几样可以品的茶。想来这几十年喝过的好茶不少,当年怎么就不晓得细细的品味呢?好容易活到知品味的年纪了,竟再也找不到当年特别钟情的好茶了。

带着怪念入梦,连梦

境也略带几分诡异。

梦见一位重归山林的真茶人,一位老者。童颜鹤发,声如洪钟。身后是参差不齐的茶树林子,混迹在高大的乔木之下。各种不知名的小鸟欢快地在林间觅食。大大小小的蜘蛛网散落在枝叶之间,蜘蛛们或守候在蛛网的一隅,或张开手足镇守在蛛网之中,有的如同零落的枯叶,有的色彩斑斓。老者正向村民们讲述着蜘蛛张网捕捉害虫的故事。

池塘中央,悬挂着一盏黑光灯,灯下的水面,漂浮着许多的螟蛾尸骸。小鱼儿不慌不忙地吞食着。偶尔,一只土蜂刁着一条小虫在我眼前飞过,消失在晨曦之中。

一只深蓝色羽毛的鸟,唱着动听的歌,诱惑着我追随着它的影子。在山寨中的一片片错落有致的茶园上掠过。最后落在一条清澈的小河边的青石上面,轻轻地唱着歌,周遭是那样的寂静,除了这只鸟儿孤独的歌声,没有和鸣。

我问老者,你为啥在自己的茶园里种别的树,老者说,“这种树与茶是相生的。”放眼望去,果然凡是被大树荫庇的茶树,长势特别好。“所以,村民们都自觉地种了很多当年砍光的树”老者接着说。

“像这样的生态环境,茶的产量一定不如人家吧?”回到老者的茶寮我接着问。

“茶叶的商品价值是重质而轻量的。所以经济效益相当高。”老者答道“而且,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可以开发的多种经营项目还没开始呢。”

老者说着递上一杯自己制作的茶。清香甘滑,直沁心脾。面对好茶我的怪念如潮水般涌来,涌向老者。老者笑了笑说道:“人类的许多怪念,其实是一种知障。天和地早已把破解知障的大法,记录在这茶叶之中,在这茶水之中了。”言罢,老者仰天长啸,竟在我眼前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从梦境中醒来,竟自惊出一身冷汗。

从此,每当我独自品饮茶时,便连同着怪念与知障一道品味。渐渐地我仿佛品味到了梦中的老者给我留下的这句话的含义来。其实,知障比无知距离真理更远。真理的相对性,让人类永无止境地求知。大凡已知的事物,从已知的那一刻起,便是“过去时”了。在人类目光所及之处,永远存在着未知。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的喜悦,很快便又消失在更多的未知时空里。科学技术正是这样引领着人类前进的脚步,永不停顿的实践的成果,也在不停地修正着科技发展的方向。难道,这不也是一种“科学的发展观”吗?

在茶这个奇特的物种面前,未知的领域不知还有多宽。我们的祖先对茶的栽培与制作积累了数千年的实践成果,这将给科学界拓宽了视野,扩展了更多的研究方向。我们的祖先对天地的敬畏,与生态环境的相处何尝不是硕果累累,这又将给社会管理者留下多少智慧的启迪。我们将何去何从,取决于我们能否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和遵从客观规律的观念。

茶,再一次从天地间向我们走来,承载着天和地对我们的关爱与期待。愿我们一起用心去品尝茶道。一起用心去解读天地对我们的这种关爱与期待。

赞 ()
分享到:更多 ()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底部广告位3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