啖茗小馆

日本小笠原流煎茶道

日本小笠原流煎

小笠原流的远祖小笠原远光是镰仓幕府(1192年—1333年)的初代将军赖朝的礼宾奉仕官。其礼法起源于王家子弟举行成年仪式中的礼仪,以致流传至今。进入江户时代,在形式主义、注重方式和以武士阶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中,因确立了仪式活动的形式内容。“小笠原流”已成为日本礼法的代名词,至今支配着其他流派的礼法。茶道是与礼法同时发展起来的。小笠原流煎茶是将传来的煎茶道一般化,并加入了一定的礼仪而形成的。现在流传的煎茶的方式和作法是以小笠原流礼法为基础形成的煎茶方式。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煎茶的方式也必须适应时代,现在的煎茶方式在保持传统中加入了现代的内涵,形成了与时代相符的茶道。

煎茶道的意义

无论是清晨、中午还是晚上,对日本人而言饮茶是不可缺少的。然而,懂得茶的历史、由来、饮用的方法等常识的人却意外的少。

当然,也不仅如此。茶自古以来作为药的一种,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非常高。但极为遗憾的是忽略茶的营养而随意饮用的方法并不鲜见。

在日本茶中,分为抹茶、煎茶两类,茶叶可分为玉露、煎茶、香煎茶等,茶树的种植、茶叶的制作各有不同。

一提起日本茶道,往往让人想起抹茶。抹茶道从千休利以来,强烈地渗透于武士阶层,强调做法与精神面的统一。煎茶的宗旨是以普及为主。

饮茶的习俗与茶的栽培技术源自于中国,在日本有关茶的最早记载可以从奈良时代的文献中找到,那时正是中国的唐代,可以看出在此之前茶已经传入日本。在最初,茶是作为药材饮用的,味道很苦,颜色与香气不佳,随着唐文化的衰退饮茶的习俗也一时不振。在当时,茶的颜色与现在所说的绿色、淡黄色有很大的不同。茶碗一词也是那时产生的。

以后,与现在有关的饮茶术起自12世纪末,荣西禅师从中国回日本后,煎茶开始盛行起来。在16世纪后期,千利休创立了“抹茶道”。18世纪末,被称为“卖茶翁”的高游外批判了以禅宗武士家族支配的抹茶世界,为煎茶的形式与精神的统一奠定了基础。高游外在81岁高龄时将自己使用的茶道用具全部烧毁扔掉,以致他的煎茶形式未能流传下来。

后来,在喜好自由精神、不拘泥于单一形式的文人墨客池大雅、上田秋彦等人推广下,煎茶道开始形成,并出现了多种流派。煎茶道从江户时代末期到明治初期开始流行至今,自由的、享受清香的煎茶道,变得非常容易。

煎茶道的作法的合理性

茶与健康的关系密切,虽然作为一种嗜好品,其药用价值是非常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茶道实现高尚的人格和精神境界。

自古以来,“茶道与效率”、“简练之美”等文字表现经常形容于煎茶。饮茶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的,虽然不拘泥于某种形式但避免无心之饮。在招待客人时,要采取什么形式必须有自己的一套形式和做法。

在点茶人的作法与周围的环境、茶室的构成以及茶具的形状、颜色相互调和时,会给客人带来真正的快乐和美感,享受到茶的芬芳和乐趣。在这种调和的气氛中,可以体会到饮茶的奥妙。

例如,在煎茶道的作法中,煮沸的开水倒入“汤冷”后,再注入放有玉露茶的茶壶之间有很多的程序。在完成这些程序的同时,开水的温度降到了玉露茶所需的水温—摄氏50度,还有水注入茶壶与茶碗之间的程序需要1分半左右的时间,这恰是玉露茶的最适冲泡时间。

从科学的角度而言,茶的种类不同对水温的要求也不一样。味道会因水温的高低而变化。玉露茶是煎茶中的高级品,温度适中才能得到纯正的茶香。玉露的水温是50度,时间是1分半、煎茶是70度1分半。品级差一些的番茶、焙茶等含有苦涩的成分多,煮沸的开水冲泡1分钟为好。茶中含有维生素C成分的抗坏血酸,与蔬菜含有的维生素C相比具有遇热不易分解的特征,以前曾作为船员预防坏血病的特效药。

现在已进入高科技时代,不论科学如何进步,对于人本身而言,最重要的是人的合理性、高尚的人格,这些将成为重要的课题。

煎茶道有“和敬清闲”的说法。这是煎茶道的根本理念。领会和谐、加深尊敬与信赖、保持公平、满怀诚意,以此清心使肉体与精神都得到舒展。

有句古语“悟现象之理为无我”,当你领悟到全部真髓之后,方能进入无我的境地,要想得到这样的心境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通过煎茶道体验得到这样的精神。为了社会的发展,要时时刻刻关心和保持这种精神。

以形式化为目的,并不等于只作形式,请不要忘记让饮茶充满快乐才是最重要的形式。

万象之调和

点茶人的作法与周围的环境,茶室的构成和使用茶具的形状以及调和的色彩相融合,才能给客人带来真正的快乐、感受美和饮茶的情趣。在这种调和的氛围中,可体会到茶的奥妙。

与抹茶道相比,煎茶的全部作法以简洁为主。不追求华美的形式但尊重美。自古至今,有名的作品都倾注了创作者的全部智慧,茶道也是如此。煎茶没有固定的茶室,这只是对形式化了的“抹茶道”的批判,而在招待客人时自然而然需要一定的作法。

设置煎茶席时,要考虑到文人墨客们在品茶之中写文作画的氛围,作为一种形式,在等候席等周围布置笔、墨、纸、砚、印谱等装饰品。这样的调和的美不仅能体现主人的情趣,也能感受到古风,增添鉴赏的功能,表现作为文人茶—煎茶的沁人心脾的快乐。

这样的煎茶席不仅仅品茗还能怡心,营造和谐的氛围,修身养性,增加尊重与信赖。

随作法展开的新境界

煎茶道注重的不是形式,注重的是饮茶时的心境。但这并不是说无视形式的存在。在一定的形式中,你可以进一步得到自由的精神、煎茶世界的快乐。

根据流派的不同,色味俱佳的煎茶的作法有很多种。概述式的解说几乎不可能。现在就与抹茶的不同作一说明。A注入开水的温度不同(低温处理非常多)B茶具的不同(使用茶壶,以5位客人为一单位)C装饰物的不同(以高雅、流畅的环境为主调)D煎茶特有的装饰物,如文房四宝等

饮用煎茶,与日本的风土气候有很大的关系,由此也开发出许多新的茶种。盛夏酷暑,将玉露茶冰镇为凉茶,冬季则以煎茶、番茶、焙茶等热茶为主,对应季节,有必要提供相应的茶品。近年来,人们对煎茶的兴趣越来越浓,而且在日本以外的国家饮用煎茶的人数也在上升,煎茶将受到注目。

小笠原流煎茶道

小笠原流的远祖小笠原远光是镰仓幕府(1192年—1333年)的初代将军赖朝的礼宾奉仕官。其礼法起源于王家子弟举行成年仪式中的礼仪,以致流传至今。

在足利时代末期,其礼法也同样包括了伊势家所掌握的内部礼法。煎茶道中三阶菱定纹的由来是自于宗祖远光在接受礼王位时结成的王字模样。

进入江户时代,在形式主义、注重方式和以武士阶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中,因确立了仪式活动的形式内容。“小笠原流”已成为日本礼法的代名词,至今支配着其他流派的礼法。

一般而论,在社会混乱及不安定时代中,法与形式是不成型的。因此为政者常常感到礼仪与法的重要性。长期统治日本的德川幕府就是以尊重形式维持的。产生在当时的许多礼仪也流传至今。

茶道是与礼法同时发展起来的。抹茶道形成于室町时代,其开山者是从师于一休禅师的村田珠光。煎茶道则形成于江户时代中晚期,在文人墨客间十分流行。煎茶文化以及许多的茶器和道具传自于中国,使得以文人墨客为中心的一般民众中,煎茶的爱好者不断地增加。

从明治时代到大正时代,茶道在平民中越来越普及并向一般化转变,茶道的精神被忘却,煎茶道被技巧化,在模仿中不断被模仿,并被一些人所独占。在“回归茶道”的高涨呼声中,形成了现在的茶道。

小笠原流煎茶是将传来的煎茶道一般化,并加入了一定的礼仪而形成的。现在流传的煎茶的方式和作法是以小笠原流礼法为基础形成的煎茶方式。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煎茶的方式也必须适应时代,现在的煎茶方式在保持传统中加入了现代的内涵,形成了与时代相符的茶道。

大正初期(1910年代),小笠原流煎茶的第一代宗家遵从当时的元老达和小笠原长生等前辈的倡导,以茶道的精神革命为主旨创立了小笠原茶道。与第一代宗家共同从事煎茶研究与指导的秀翠夫人(二代家元)在宗家去世后,在继承前代精神的基础上,提出了“家庭煎茶”的主旨,直到传给第三代家元小笠原秀翠。在时代的变迁中,努力强调社会人的精神革命的同时,也确立了小笠原流煎茶的基础。

赞 ()
分享到:更多 ()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底部广告位3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