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之法有多种,牛饮大多为了解渴,博主老王觉得牛饮并不算是品鉴茶叶的良方。在大多数的情况之下,喝茶品鉴只有两个目的;一检查茶叶的质量和口感,二茶汤入喉得到一种愉悦感和满足感。无茶不欢这个境界的爱茶人,知道老王所说的意思,呵呵。
品鉴首先得有茶具。老王并非说紫檀茶盘金丝框加上骨瓷杯的那些奢侈品,喝普洱茶最为简单的就是飘逸杯,不管是在单位还是在家独饮,都相当的合适滴。(普洱茶和其他茶类最大的一点差别就是:非得使用茶滤过滤一下,这个和普洱茶的生产、工艺和2003年开始炒作的风气有关---老王会有专文再论)如果稍微抬高一个档次,福州茶具是最起码的标准配置,一个“圆盘罐子”带四个杯子的,三人行。再往上的话,我觉得带格子的茶盘就应该出场咯,不然,泡茶的人会很累的,自然谈不上什么品茶的兴趣咯。
我在家,一般是飘逸杯。大多数情况之下,使用盖碗冲泡普洱茶。有茶友反映使用盖碗容易“烫手”呀,实际上练上三个月,老王敢说就是你自己有意要“被烫”也很难的。问题的关键是,盖碗的杯体和碗盖,一定要形成大概30°的倾斜角---走的是茶水和细叶,出汤很畅快,大拇指和中指一定要扣紧盖碗的边缘,听起来很复杂,实际上习惯了,自然而然的非常使用和简洁滴,斗茶哪怕是“拉水线”忽上忽下的,绝对不会烫手和脱手,慢慢练习就是。
万事俱备,开汤!
且慢,漏掉一个关键的细节,解茶!
不管是砖饼沱,还是生熟红,不解没得喝。别人的习惯我不太注意,一片好茶,老王个人的法子是:直接用手大力从中间掰断!然后用茶刀和茶锥从中心开撬滴!点解?
1.普洱茶历来有“撒面包芯”之工艺,大益和邓时海们更是把这种工艺传承为一种借口。任何一款茶品,如果不从中间掰断的话,芯茶是好是坏,只能等茶饼喝完你才知道。
2.仓储不好的茶品,都有“外甜内酸”的情况,特别在一些压制度非常紧致的“铁饼”茶之中,非常的普遍,不直接从中间撬的话,茶友们容易被饼茶或者沱茶外缘的口感蒙蔽了。
3.虫茶。老王个人是绝对反对这种某些所谓“茶人”“专家”鼓噪的极品的。虫茶的一个特征就是:革命堡垒往往是在内部被攻破的,呵呵,明白否?自己去联想。
4.内票。小飞茶票,是明鉴一款茶品重要的资料。别人怎么看待内飞(内票,小飞)我不知道,我个人很看重这个东西,特别是熟茶熟饼熟沱的内票,呵呵。这个是老王个人的独门绝招,恕不外泄咯,呵呵。
茶刀和茶锥,一定要从茶饼茶沱的中间往外开始撬,撬到一定的缝隙之后,直接用手剥茶---最灵巧的工具还是自己的双手。注意,是“剥茶”,而不是撕,不是扯,更不是捻揉,老大,5年陈期以上的干仓普洱茶,是经受不住你老兄的大力揉搓的哦。
一般盖碗,投茶量为10克左右,大概两粒奶糖的大小,足也!
老王我个人非常反对那种,泡茶多得碗盖都压不下鼓涨涨的茶叶的泡法。只有味淡、浅薄的福建茶才能那么干,普洱茶的浸出物比绿茶类(乌龙、铁观音、雨前、龙井、单枞、双枞、碧螺春等等)平均高出15%以上,用不着学习福建人的“功夫茶”那种投茶量滴!
知道为什么那么多的茶友们说:我泡的茶苦死了嘛,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