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领导说,中国报业将迎来改革浪潮。
媒体的大环境是这样,产业媒体也难置身事外。在茶业类媒体中,《茶周刊》相对做得较好,但仍自觉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的环节要改进。
2008年,《茶周刊》继续关注着茶人的生活,关注着茶业的经营,策划了大型报道,开设了一系列颇有影响的栏目。我们的目标是,根据茶产业的特点,塑造成功的特色农产品商业传媒模式。
成功的产业传媒应该是怎样的?一方面,她要传递充足的行业信息,另一方面,则应该担当起行业“看门人”的角色,在众人狂欢的时候清醒,在众人清醒的时候营造欢娱,还有一个方面,则担负着向行业外介绍行业信息的使命。
茶叶行业有自己的特殊性,除了茶叶产业的报道,还应该有茶文化的引导和报道。在这两个方面,《茶周刊》都在努力去塑造,去寻找自己报道的独特视角。编辑部的主干力量,也已经成为茶经济和茶文化领域知名的观察者和研究者。
增强信心,齐心协力振兴茶市
本报记者 张永立
2008年,在多重天灾人祸面前,我国茶界与其他行业一样,硬是顶着压力过日子。2月的大范围雪凝,灾区茶苗冻伤茶叶减收;5月的汶川大地震,震源周边茶企厂房倒塌毁损茶叶停产;现在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又来了……一件件大事我们《茶周刊》跟踪报道,一个个问题我们细细分析。我们的目的,就是想让大家振作起来,使茶业轮盘正常运转,做茶人要有信心:困难是暂时的,我们中国茶业是摧不垮的,经得住狂风暴雨的考验。
不容置疑,中国茶确实是大有希望的。奥运会开幕式出现的大大的茶字,中国茶艺室走进奥运村,中国茶企代表成为奥运火炬手,老舍茶馆的五环茶旗获准于十一黄金周进入奥林匹克公园,这些都在为茶人鼓劲,被茶界内外传为佳话。中国茶能够走进奥运国际大舞台,再次证明了中国茶文化的底蕴深厚和中国茶的魅力无穷,这不仅对中国茶走向世界是利好消息,也给茶业战胜面前困难谋求新发展增添了勇气,给我们《茶周刊》为中国茶业排忧解难助推发展增添了力量。虽然金融危机逐步影响实体经济限制了茶叶出口,但中国茶字在全世界人民心中深深扎下了根,它的潜在影响是无形的,一旦经济复苏,我们的品牌打响,它的作用便会显现出来,因此我们茶界要积极做好前期的准备。
其实,我国茶业的大环境还是好的,从国家到茶区地方政府都是非常重视茶业的。贵州、四川、湖南、福建、云南等茶区政府及茶协带队,频频出现于各种茶叶节、茶博会,为地方茶产业发展打开市场局面壮声势、树形象;从今年评出的茶业百强企业的营业额看,较去年比都有上升;最近国家又连着出台“救市”政策,投资4万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扶持农业,拉动内需,为农民做后盾。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寒冷一定会过去,又快又好的发展局面一定会到来,从而带动包括茶叶在内的消费热潮。
再看茶叶市场,眼下新年和春节两节就要到来,老百姓买茶送礼的人之常情不能舍去,市场会热起来。从长远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并不是可喝可不喝的,无论是从健康角度还是从习惯嗜好上,从哪个角度看,它都应该成为日常生活的首选饮品。对于消费者来说,按一天喝两泡茶一个月喝一斤算,不管是普洱茶,是铁观音,是绿茶,100元左右一斤的茶,大众是消费得起的,只是消费取向问题,男士每天少抽两支烟、女士每月少买一件装饰品,多喝一杯茶,丝毫不影响日常消费开支又有益身心健康,何乐而不为呢?由此可见,只要加大宣传力度,正确引导,茶的消费量是完全可以提高也应该提高的。
前段时间茶市冷清一些茶商经营额下降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一些经销商上年投资普洱茶透支过度今年无力批量进货或者经营的产品结构还没有调整好,另一方面在于大家都忙于今年所经历的太多的事情,顾不上慢节奏的品茗。此外,那些资金被套在股市里的股民,他们并不缺少买一两斤茶的钱,只是一种心理上的恐慌和情绪不稳定而无闲心品茶。这部分人正是终端经销商要挖掘的客人,大家静下心来喝点茶,思考一下改变投资取向,投资健康才最有价值。所以,经销商们要增强自信,积极调整经营思路和产品结构,做好客人的服务工作。当这些客人多起来的时候,其消费能力不可小视,振兴茶市也就不是一句空话了。
“弘扬茶文化,引导茶消费”是我们的责任,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更深入一线,做更具前瞻性的报道和实际案例分析,为茶界做更多的实事,与茶企茶商共同振兴茶叶市场。
这一年,值得回味的事件实在太多,《茶周刊》与读者共同见证了茶业的风风雨雨,赢得了读者的赞许和首肯。不少读者给我们写信,既提出了不少批评,也奉送了不少溢美之词。虽然有些称赞我们不敢恭受,但还是决定特将其摘录如下,以示谢意,感谢他们对我们的支持与关注,希望读者以后多提批评意见。
《茶周刊》丰富的原创新闻,得益于一群特殊的新闻爱好者。他们长年累月地为我们撰稿,提供新闻线索,是《茶周刊》最受尊敬的“编外记者”,为《茶周刊》提供了大量消息稿件。因为篇幅所限,我们只能邀请他们中的少数几位,谈谈自己的2008。
我们长期工作在“幕后”的记者,也希望借这个机会,给读者送去自己的祝福,和对2008年的感想。
挥挥手,告别了工作五年的《茶周刊》。在这里,渡过了我大学毕业后的首个新闻职业,有一些不舍,有一些留恋。虽然调任报社的地方记者站站长,我以后仍会继续关注茶业,思念曾经的同事。祝愿周刊越办越好,祝愿茶人朋友万事如意!
——王勇
转眼,从毕业开始在茶周刊工作已经4年了,若是新栽的茶树,已经可以采摘了,倘是读书也又是一个大学本科了。欣然走入这个行业,欣然结识每一位茶人朋友,欣然地为茶事忙碌和奔波。2009,欣然与茶周刊、与茶人共勉前行。
——张帆
2008年注定是一个难忘之年,在这特殊的一年中发生了很多事情。与茶人们一起牵挂着南方的冰雪灾害,共同援助着汶川地震,又同时欢愉着奥运之光……2008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到来,祝愿朋友们在2009年都能有新的收获和新的突破。
——张翔
国庆之后,来到《茶周刊》的大家庭,结识了现在的同事,也融入了茶业的大家庭。茶的文化价值,让我着迷;它的产业价值,让我惊叹。新年来临之际,祝愿茶人朋友新年快乐!恭喜发财!
——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