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结晶,是日本文化的代表,它又是日本人生活的规范,是日本人心灵的寄托。如今,有五百年历史的茶道迎来了空前的繁荣期。茶室、茶亭遍及日本各地;茶室,茶会已成为各种文化活动中的一个主要项目;千姿百态的茶道具成为日本美的象征。有关茶道文化的电影、电视片、美术展、着述比比皆是;从事茶道活动的人口达五百晚之多。
日本在经济上制造奇迹,在世界上引起了人们对其文化背景的探求。同时,日本为增进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也积极的宣传自己的文化,日本人首先向外宣传的便是茶道。茶道是我们了解日本文化,理解日本人的一条捷径。但是,茶道对于外国人实在是一种难解的文化现象。没有接触过茶道的人不理解茶道是理所当然的。即使参观过茶道表演的人也入五里雾中,找不出说明它的合适语言。茶道为什么难以理解?我试图将此归纳为三个原因:容括性、无形性、局限性。茶道的内容是丰富的,她几乎将东方文化的所有内容都囊括在一个小小的茶室里。在思想方面,它含有神仙思想、道教、阴阳道、儒教、神道等;在形式方面,它包括建筑、庭院、书画、雕刻、礼仪、插花、漆器、陶器、竹器、烹饪、缝纫等内容。茶道被称为是应用化了的哲学,艺术化了的生活。茶室中间展现的是一个活龙活现的“小东洋”。由此,我们很难给它下一个定义。而且,茶道是一种活的艺术,我们很难抓住它的形体。茶道艺术是通过茶事来成立的,但茶事一完,一次艺术的创作就消失了。研究茶道,我们不可能象鉴赏一副绘画那样静观和思索,我们必须随着茶事的进展去捕捉瞬间的现象。但在瞬间与瞬间之间不仅留下了许多空隙,而且,我们常常会被那一个个细小的现象迷住,很难勾勒出茶事的全貌。再有,茶道与音乐、舞蹈、绘画等常见的艺术形式不同,表演者与鉴赏者和合成一体的、不能区分的。要是真正体会茶道的妙处,必须亲自参加茶事。但是当好一个主人需要常年的修行,即使相当一个客人也是很不容易的。茶道修行重视实践,反对依靠书本,这就要求每个茶道研究者必须是茶道艺术的实践者。这就给外国人对于茶道的理解设下重重难关。
由于茶道不同与其他艺术的自赏性格,使茶道自己一直缺少自称为艺术的自信。多少年来,致力于茶道实践的人层出不穷,而作为旁观者,冷静的思考、研究于茶道艺术的人却十分罕见。给茶道下定义,全面地论述茶道,是近年来才有的新事物。下面就介绍几位大家的论述。
1977年,谷川彻三发表了《茶道美学》一书,他以艺术的隔离性为根据,将茶道定义为:以身体作为媒介而演出的艺术。他指出:所谓艺术的隔离性是有意识的与自然的世界和日常的世界隔开由此来确立艺术世界的自身的独立性。油画的画框,水墨画的装裱,雕刻作品的台坐,舞台的帷幕,都是艺术隔离性的表现。而在茶道里。同样的喝茶却不能象平常喝茶的那样随便,而要求按规定的动作喝;同样是行礼,不能随自己判断行礼,而要求在规定的时机行规定的礼,说规定的话,甚至一个塌塌米(草垫)走几步都有规定的礼。由此茶道不能不属于艺术范围。谷川彻三先生将茶道的内容归纳为四个因素:艺术因素、社交因素、礼义因素、修行因素。(图1)
这四个因素是相素关联、融为一体的。艺术因素是凌驾于其他三个因素之上的,它是通过渗透到其他三个因素之中而体现出它的职能的。尽管在形式上四者缺一即不成其为茶道,但除艺术因素以外的社交因素、礼仪因素、修行因素是可以在不同的场合得到特殊的发挥的。如在庄严的献茶式上,礼仪因素就占了主要位置;在熙熙攘攘的大茶会上,社交因素就取得了主导地位;当一个茶人自点自饮时,修行因素就获得了重大发挥。如用图1进行说时的话,对四边形里的任何一个顶点加力,都会使其顶点突出出来,并且不会破坏四边形的基本结构。谷川彻三先生的这一学说,受到了日本茶道界的尊理。
《日本茶道文化概论》引言
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结晶,是日本文化的代表,它又是日本人生活的规范,是日本人心灵的寄托。如今,有五百年历史的茶道迎来了空前的繁荣期。茶室、茶亭遍及日本各地;茶室,茶会已成为各种文化活动中的一个主要项目;千姿百态的茶道具成为日本美的象征。有关茶道文化的电影、电视片、美术展、着述比比皆是;从事茶道活动的人口达五百晚之多。
日本在经济上制造奇迹,在世界上引起了人们对其文化背景的探求。同时,日本为增进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也积极的宣传自己的文化,日本人首先向外宣传的便是茶道。茶道是我们了解日本文化,理解日本人的一条捷径。但是,茶道对于外国人实在是一种难解的文化现象。没有接触过茶道的人不理解茶道是理所当然的。即使参观过茶道表演的人也入五里雾中,找不出说明它的合适语言。茶道为什么难以理解?我试图将此归纳为三个原因:容括性、无形性、局限性。茶道的内容是丰富的,她几乎将东方文化的所有内容都囊括在一个小小的茶室里。在思想方面,它含有神仙思想、道教、阴阳道、儒教、神道等;在形式方面,它包括建筑、庭院、书画、雕刻、礼仪、插花、漆器、陶器、竹器、烹饪、缝纫等内容。茶道被称为是应用化了的哲学,艺术化了的生活。茶室中间展现的是一个活龙活现的“小东洋”。由此,我们很难给它下一个定义。而且,茶道是一种活的艺术,我们很难抓住它的形体。茶道艺术是通过茶事来成立的,但茶事一完,一次艺术的创作就消失了。研究茶道,我们不可能象鉴赏一副绘画那样静观和思索,我们必须随着茶事的进展去捕捉瞬间的现象。但在瞬间与瞬间之间不仅留下了许多空隙,而且,我们常常会被那一个个细小的现象迷住,很难勾勒出茶事的全貌。再有,茶道与音乐、舞蹈、绘画等常见的艺术形式不同,表演者与鉴赏者和合成一体的、不能区分的。要是真正体会茶道的妙处,必须亲自参加茶事。但是当好一个主人需要常年的修行,即使相当一个客人也是很不容易的。茶道修行重视实践,反对依靠书本,这就要求每个茶道研究者必须是茶道艺术的实践者。这就给外国人对于茶道的理解设下重重难关。
由于茶道不同与其他艺术的自赏性格,使茶道自己一直缺少自称为艺术的自信。多少年来,致力于茶道实践的人层出不穷,而作为旁观者,冷静的思考、研究于茶道艺术的人却十分罕见。给茶道下定义,全面地论述茶道,是近年来才有的新事物。下面就介绍几位大家的论述。
1977年,谷川彻三发表了《茶道美学》一书,他以艺术的隔离性为根据,将茶道定义为:以身体作为媒介而演出的艺术。他指出:所谓艺术的隔离性是有意识的与自然的世界和日常的世界隔开由此来确立艺术世界的自身的独立性。油画的画框,水墨画的装裱,雕刻作品的台坐,舞台的帷幕,都是艺术隔离性的表现。而在茶道里。同样的喝茶却不能象平常喝茶的那样随便,而要求按规定的动作喝;同样是行礼,不能随自己判断行礼,而要求在规定的时机行规定的礼,说规定的话,甚至一个塌塌米(草垫)走几步都有规定的礼。由此茶道不能不属于艺术范围。谷川彻三先生将茶道的内容归纳为四个因素:艺术因素、社交因素、礼义因素、修行因素。(图1)
这四个因素是相素关联、融为一体的。艺术因素是凌驾于其他三个因素之上的,它是通过渗透到其他三个因素之中而体现出它的职能的。尽管在形式上四者缺一即不成其为茶道,但除艺术因素以外的社交因素、礼仪因素、修行因素是可以在不同的场合得到特殊的发挥的。如在庄严的献茶式上,礼仪因素就占了主要位置;在熙熙攘攘的大茶会上,社交因素就取得了主导地位;当一个茶人自点自饮时,修行因素就获得了重大发挥。如用图1进行说时的话,对四边形里的任何一个顶点加力,都会使其顶点突出出来,并且不会破坏四边形的基本结构。谷川彻三先生的这一学说,受到了日本茶道界的尊理。
谷川彻三先生从艺术的角度对茶道进行了阐述,另一位大家——久松真一先生(1889-1980)从宗教的角度对茶道进行了分析。他给茶道下的定义是:茶道文化是以吃茶为契机的综合文化体系。茶道文化具有综合性、统一性、包容性。其中有艺术、道德、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茶道文化的内核是禅。主张“本来无一物”、“无一物中无尽藏”的禅十分重视日常生活的修行,即修行不必运河读经,而要求在起居饮食的修炼上下功夫。茶道忠实地实践了禅的这一思想。茶道对禅进行了一次宗教改革。它把禅从寺院伽蓝中解放出来,回复到露地草庵(茶庭茶室的别称);把远隔世俗的禅僧脱化为在家的茶人。茶道使禅无庶民生活相结合,创造了新的禅文化。这个新的禅文化生活包括了人间生活内容的全部。喝茶、吃饮等极其寻常的生物里包含着不寻常的宗教。久松真一赞赏茶道实现了真正的禅的理想。久松先生将茶道联系起来研究以及对茶道所做的“综合文化体系”的定义,受到日本茶道界大多数学者的赞同。
另一位学者熊仓功夫先生,从历史学的角度对茶道进行了分析。他主张茶道是一种室内艺能。艺能是日本文化独有的一个艺术群。ta它人体的修炼来达到个人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目的。它与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不同,它不提供供人欣赏的作品。它的一次艺术制作在完成的同时便消失。它有极大的包容性和伸缩性,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艺能活动,只要自己在其中自得其乐便是成功。日本的艺能包括茶道、花道、香道、剑道、弓道,能乐、俳句、歌舞伎、相扑等,可分为三大种类:舞台艺能、民俗艺能、室内艺能。茶道属于室内艺能。熊仓功夫先生指出:室内艺能只能在私人生活的居住空间或其类似的空间里才能进行的艺能。它不仅要求结集在室内的人都参加表演,而且要求室内本身就是一个艺术空间……室内的一举一动都是要求格式化,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活动,室内艺能的气氛是高密度的,紧张的,熊仓功夫先生还指出了特异的室内艺能之所以在日本产生的原因,他指出:有两个理由,一个是由于日本艺能的结座性(即易于建立行会组织的性质),人们聚在一起就希望确立一种和睦、平等的相互关系,因此艺能演出是不分演员和观众的,两者的身份是相互交换的。第二个原因是有座敷(由精致的草席铺满地面的客室)的诞生。这种客室没有桌椅,主客都必须跪坐,在这种没有家具遮掩的情况下,坐下站起来时幅度很大的身体动作就十分引人注目,自然就产生了新的礼仪。熊仓功夫先生是日本茶道研究领域的中坚,他的研究结果受到学术界内外的注目。
以上,介绍了三位学者通过艺术、宗教、历史观点上对茶道研究所下的定义下面让我们还原到“茶道”这两个字的字义上去。将茶道称为“茶道”是江户以后的事情。在这之前,茶道称为“茶汤”,茶汤是佛家奠茶奠汤的略语。这种佛家仪式式的茶汤,日文读作“ ”,为与之区别,茶道里读作“ ”,茶道在千利休前后的时代还被称为“敷奇 ”。
“道”的意思,在日本有一个演变的过程。“道”字和大陆文化一起传到日本,平安时期,“道”字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偏重于学术、技能方面。如明经(经书研究)、记传(史学研究)、明法(法律研究)、算(算学研究)之四道,诗歌、管弦、书画等诸道。可是到了中世,随着日本自身的艺术观的形成,“道”字的含义发生了变化。“道”成了通向澈悟人生之路、之行程。首先大歌人藤原俊成的儿子藤原定家制定了歌道的理论,在其代表作《和歌大观》中,定家提出了“汉诗言志,和歌唱情”的理论,指出了日本文化的特点,给其后的“道”观以极大的影响。继歌道之后,便有连歌之道、能乐之道,接下来,便把茶汤也称作茶汤之道。这些道综合在一起,称之为“艺道”。另一位日本学者仓 行洋先生在他的艺道论《艺道的哲学》中指出:“茶道”包含的两个意思。一个是以点茶吃茶为机缘的深化、高扬心境之路的意思。另一个则是被深化,高扬了的心境为出发点的点茶吃茶之路的意思。接着说下去的话就是:茶道是茶至心之路,又是心至茶之路,如用图表示就成为“茶 心”。这里的心是绝对的“真心”,与佛教的“空”“无”相通的。并且心到茶的含义,已经超出了茶道的范围,成为了“人生之路”。简而言之,茶道是宗教的一种存在方式。仓 行洋先生的茶道艺道论触及到了日本茶道的深层。综上所述,谷川澈三先生为茶道所下的“以身体为动作为媒介而演出的艺术”的定义,久松真一先生为茶道下的“以吃茶为契机的综合文化体系”的定义,熊仓功夫先生为茶道下的“室内艺能的一种”的定义,以及仓 行洋先生对茶道所进行的“茶 心”的解释,都从各种角度对茶道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角度不同,结论当然会有差异,但相互之间并非是矛盾的,对茶道这样一个深奥的多姿多彩的文化遗产,也许正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解剖。但是目前,把日本茶道作为综合文化体系是比较普遍的现象,笔者也认为此定义比较稳妥。